当前位置:知识问问>百科知识>察言观色,真正成熟的人基本功

察言观色,真正成熟的人基本功

2023-07-19 14:40:42 编辑:join 浏览量:559

察言观色,真正成熟的人基本功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有句名言,说:“如果你身上唯一的工具是一把锤子,那么你会把所有的问题都看成钉子。”

美国著名的投资家查理·芒格,根据马克·吐温的这句话,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拿锤子的人”。

——以上种种解释和判断,都有道理和可能性,但它们也有各自的局限。而做出解释和判断的人,却都会对自己的结论深信不疑。

于是渐渐形成了一种固化的思维,拿着一个生锈的锤子,却始终不愿意替换掉它。

当你拥有某种专长的时候,你总是希望有机会使用它来解决问题。

人遇到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都会从自身的知识结构中去寻求解决办法,你如果只有“锤子”,那么问题就是“一枚钉子”,用自身的“工具”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哪怕那个问题最开始时候并不是一枚“钉子”,你也会将其转变!为什么,因为你只有“锤子”啊,不转变,就没法解决。

我们之所以会习惯性用手上的“锤子”去解决所有的问题,是因为你手上只有锤子,没有其它的工具;我们因为手上有锤子,就误认为满世界都是钉子,其实这些可能都不是钉子。

电影教父里有句名言:花半秒钟看清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这句话对任何时代、任何行业和领域都适用。但在现实中,所有的问题都有其复杂性,是不存在用一套方法、一套思维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

所以,人们总是倾向于能用一套方法论来解决所有问题的想法,可以说是人类一种单一视角看问题、本位主义思考的本能,这种本能会让人们看不到事物的真相、看不清问题的实质。

能够快速看清本质,会让你距离目标越来越近。看清本质,不是让大家去弯道超车,我们知道弯道超车是多么危险和愚蠢的行为,看清本质只是为了我们能够向看得到的终点稳步前进,少走一些弯路,少费一点时间。看清本质,探寻规律,找到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化繁为简,抓主要矛盾抓关键要素。

人活着,要善于观察,并努力做到过细观察,这样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01

人类自古以来就有想在蓝天上飞翔的梦想,在飞机发明之前,无数人都尝试过飞翔,但是都没有成功,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当时的很多人看来,人要想飞起来必须得有翅膀,这是因为那些会飞的动物基本都有翅膀,所有在很多人看来,会飞的本质就是“有翅膀”……

于是很多人就模仿翅膀的模样,给自己装上翅膀,然后冒着生命危险从高处往下跳,牺牲了很多人但从未成功。

直到有一天,有的人认真观察,通过思考发现了“翱翔”的真相:会飞的原因根本不是有翅膀,而是因为利用翅膀去借助气流的压力差!

飞翔的真相不是翅膀,而是压力差!

发现这个真相后,人们成功发明了飞机,把飞机的机翼做成下面的形状,就可以使通过机翼下方的流速低于上方的流速,从而产生了压力差,因此就有了一个升力:

这就是飞翔的真相,人类花了数千年事件才看穿,才真正的飞了起来。

世界上真正的牛人,都有一眼看穿真相的能力。

02

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广场的杰佛逊纪念堂的墙体发生严重问题,危及了建筑整体的安全,于是,政府花了一大笔钱试图解决,但未能奏效,危险继续存在并扩大。

政府就让一批专家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专家们经过一番钻研,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清洗墙壁的清洁剂对墙体有破坏作用,经常的清洗便导致了建筑的危险潜在。

但纪念堂为何要这么勤的清洗墙体呢?专家们不解,便询问纪念堂管理部门。答复是:建筑顶部区经常积满鸟粪,不清洗是不行的。

专家们又一层不解:同处于华盛顿广场的林肯纪念堂等建筑为何顶部没有鸟粪,而偏偏只这杰佛逊纪念堂独有?

追踪观察,发现顶部有大量的蜘蛛,吸引大批的燕子来此觅食,顺便也将粪便留了下来。那么,怎么会出现大批的蜘蛛?

专家再仔细观察,发现顶部繁衍一种虫子。那么,这些虫子为何喜欢爬到纪念堂的顶部去?再观察又发现,建筑顶部开着一些窗子,阳光容易从窗口射入,这些小虫子偏偏除了喜欢灰垢外,也喜欢阳光。

于是,他们聚集在建筑顶部,并以极快的速度繁衍,形成了厚厚的虫子层。由此,造成了以上一连串的情况。问题的症结找到后,专家们便告诉纪念堂的负责人,把屋顶的窗户全部关上。

从此,纪念堂不再清洗墙体,建筑危机也就不复存在。这件事告诉我们,花了巨大资金不能解决墙体的危机,而关上窗户只需举手之劳,一个重大问题就轻而易举解决了,这是善于观察的结果。

03

只有善于观察,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人只要善于观察,才能对事物有清晰的了解,不会盲目地做些事情。

察言观色可谓鬼谷子的游说之术中最重要的方法了。鬼谷子认为在游说过程中,不停地观察对方,听他在说什么,潜台词是什么,分辨其真实意图又是什么,如果遇到的是比较强的对手,就要敢于用“捭”的战略,主动攻击,以势压人;反之,则要采用“阖”的战略,隐藏自己,以德服人。

马援(前14年-49年),汉族,字文渊,扶风郡茂陵县人。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新朝末年,马援投靠陇右军阀隗嚣麾下,甚得其器重。

建武三年(公元27年),隗嚣不知道该投靠洛阳登基的刘秀,还是该依附于成都称帝的公孙达,便派马援作为使者,近距离进行观察,看谁更有帝王之气象。

马援先到了成都,见到公孙达身穿耀眼的龙袍,高坐在金銮宝殿上,两旁武士林立,戒备森严,见到他这个老乡不屑一顾,三言两语就把马援打发了。马援还看到,公孙达到皇家祖庙,迟迟不动身,使文武大臣等得不堪忍受时,他的御驾才从皇宫出发。在盛大的皇家卫队之前,由天子专用的绣着鸾鸟旗帜和一群骑士作前导,全城都被戒严,老百姓都被赶到大街上迎驾。

而在洛阳见到刘秀时,既看不到威武的武士,也看不到助阵的大臣,只见刘秀连龙袍都没有穿,仅用布包头,像接见一个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般,用微笑迎接了马援。马援见到刘秀,还故意问他,我从远道而来,陛下怎么知道我不是刺客,竟这样随意跟我见面?刘秀却说,人和人见面,何必要有戒备呢?就这样,马援很容易地见到刘秀十几次。每次谈话都很轻松,并且无话不谈,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第二年,马援回到天水,军阀们询问他的观感,马援认为公孙述只是装腔作势,不能久留天下士,劝说隗嚣道:“公孙述井底之蛙,妄自尊大,您不如专意经营东方(刘秀)。”

正如马援所料,几年后,公孙策兵败身死,刘秀却复兴了汉朝,史称“光武中兴”。

众所周知,大画家毕加索有一个理发师朋友,而这个理发师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既没有什么显赫的家世,也没有什么惊人的财富,更缺乏创作的艺术细胞,他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

但正是这样一位普通人,却获得了大画家的信任,并且跟着毕加索出入上流社会。

虽然有传言说,某个下雨天,他送给毕加索一把伞,但他们显然不是因为此事而成为好朋友。

事实上,作为一个理发师,他每天都会接待各种各样的人,加上自己工作中服务于人的特点,使得他懂得察言观色,懂得去挖掘每一个人的心思,也见识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他对每一种人可能都了如指掌。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比其他人更加知道如何同毕加索交流,知道对方什么时候在想些什么,需要做些什么。

从这个故事中也可以说明,观察,尤其是观察入微的重要性。因为,大凡人要善于观察,必着眼于细微之处,从细微之处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

04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更多的时候教育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要去等待,不能像工业流水线一样要求速成。”反思我们今天所给与孩子们的教育:怕耽误成长的课程安排、急需正确答案的语言暗示、全方位保护的户外活动、没有安全隐患的区域环境、甚至是安排合理的一日流程……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一直思考的是教什么?怎么教?却忘记了为什么而教?好似也印证了人们常说的,我们走的太快,甚至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正如“教育是慢的艺术”这句话,只有慢下来,我们才能够用心的去观察、聆听、感受和思考,才有时间与精力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理念,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了解孩子们真正的需求、听懂他们“特殊”的语言、理解他们特有的行为、走进他们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从观察到分析到表达,坚持一段时间并尽量养成习惯,每天都“三省吾身”反思总结一下,在察言观色能力以及其他社交领域,一定能有所进步。

标签:察言观色,基本功,成熟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wenwen.com/article/218214.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