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靖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国、法国、美国等国。20世纪30年代前,绥靖主要表现为扶植战败的德国、支持日本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和镇压人民革命的打手。
这从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中可以窥见端倪。在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洛迦诺公约中则更具体化了。慕尼黑阴谋更是将“绥靖”推向了顶峰。“绥靖”已成为一种姑息养奸的做法。
历史启示
历史证明,“绥...
1、“绥靖政策”的含义:“绥靖”一词来源于《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君基茂昭明德,修乃懿绩,敬服王命,绥靖四方。”其意大致为:“安抚平定,合和致远”。现代意义上的绥靖政策特指在国际关系中对侵略者采取姑息纵容、让步妥协,以牺牲他国利益或牺牲本国微小利益去满足侵略者欲望、谋求自身安全、保护自己既得利益的政策;它表现为损人不利己的姑息养奸的外交理念及其政策执行过程。2、“绥靖政策”概念的历史渊源: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英法等国签订的条...
1。定义:英法美等绥靖主义者,不惜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英法采取绥靖政策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也有恐战情绪),求得一时苟安,谋求同侵略者妥协,妄图将“祸水东引”至苏联,坐收渔利。
2。实质:纵容法西斯侵略的行为
3。最大后果: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以及后来的美苏“冷战”
4。直接后果:(1)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被出卖,从而助长法西斯侵略气焰
(2)严重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给世界带来更大灾难
(3)西方大国的“自保政策”最终也损害了自身利益,以至于...
绥靖政策(policy of appeasement)
绥
suí
①会意:从糸(mì),从妥,“糸”与丝织品、绳索有关。“妥”表妥当、平安。
合起来表示有了这绳索,人就稳妥了。
②本义:借以登车的绳索。
③引申:安定、安抚。《诗·恒》:"绥万邦。"《三国志·薛综传》:"绥边抚裔。"
靖
jìng
安定。《书·无逸》:"嘉靖殷邦。"
绥德、靖远和镇南、北平一类地名,皆取其吉也。
绥靖
suí jìng
[pacify; appease]
保持地方平静;安抚平定;过...
是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
标签:绥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