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无论古今中外,都可以说是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尤其在儒家“礼”的教化下,中国古时的婚嫁仪式和程序也尤为繁复、隆重和热烈。
虽然时至今日,有很多程序都已经简化或删减,但仍有一些继续在民间流传盛行,比如“撒帐”。
撒帐,简单来说就是在新人入洞房后,亲朋好友把一些物品撒到新娘怀里、新人的床上,或者洞房的各个角落。
既然是婚礼上的一个程序,自然不会那么简单,大家抛洒的物品都必有讲究,可以说言必有意,意必吉祥。
撒帐的时候,用的最多就是各种果子,可能因时因地有所不同,但大都是颗粒状态,有地方也称这种为“喜果”。
这类果子是传统信仰中的祝福生子的吉祥物,每一个都会因其名字、形状、习性等,有着各自独具特色的祈福寓意。
最常见的就是红枣和栗子,“枣”通“早”,“栗”通“立”,合在一起就是“早立子”,早点生孩子。
桂圆,“桂”与“贵”谐音,圆可理解为“圆满”之意,因此桂圆也被视为婚姻的吉祥物,多用于祝福圆满幸福,早生贵子。
莲子也是常见的撒帐吉祥物,一个莲蓬里面有多颗莲子,很早就被拿来跟多子多福联系起来,“莲”又跟“连”谐音,所以莲子被赋予了“连生贵子”的美好祝愿。
荔枝作为婚姻的吉祥果,也是因为与“利子”谐音。
此外,还有用花生、黄豆、稻谷、松子、瓜子等各种果子混在一起抛撒的,被称为五色果。
五彩缤纷的果子,除寄托了大家对婚姻的美好祝愿之外,也装点了婚仪的喜庆色彩。
果子的含义也不断增加,比如称其为同心果,则意味着果子是夫妇同心的象征物。
除了果子之外,一些新的吉祥物也被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开发出来。
比如唐朝开始,就有专门铸造的一种撒帐钱,上面刻有“长命守富贵”字样,用于祝福新人健康长寿、富贵荣华。
这种撒帐钱也是古代压胜钱的一种,并非正式流通的货币,而是为了专门的用途制造出来,也可以说是一种护身符。
这个习俗一直沿用下来,后世撒帐的果子里面逐渐也开始夹带着一些铜钱。
这些钱币上面有各种吉祥话,如“弄璋添喜”、“白头偕老”、“早生贵子”、“金玉满堂”等等,有的还刻有“五男二女”。
“五男二女”指的是周武王生有五男二女,后人用来表示子孙繁衍,家庭幸福。
越到后来,撒帐祝福的内涵越是丰富,大有将一切有关新婚夫妇吉祥如意之事囊括其中的趋势。
在不少地方,撒帐逐渐变成了娱乐、嬉戏的活动,大家不仅是把果子撒在床上,还在洞房内任意抛撒。
大人小孩哄抢拾取,给婚礼增添了几分热闹,也可以说是跟后面的闹洞房仪式无缝衔接了。
撒帐除了大家一般认为的祈求多子多福之外,也被认为可以避凶取吉、攘解煞害。
直到今天,撒帐仪式仍时时可见,抛撒的东西多以果子为主,撒帐钱也有用真金白银来替代的。
不管怎样,大家追求美好、幸福、欢乐、喜庆的心愿,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格格语录】
“乱扔东西是不好的,把撒帐的东西捡一捡,第二天早上的八宝粥有材料了。”
【常规的小知识】
在我国古代的信仰民俗中,“各种各样的祝辞口诀都被看作是有交感魔力的咒语”,“撒帐歌”即是一种,它被看作是“可以驱吉避邪、早生贵子的语言”。
在撒帐时,执事人按撒帐物按东、西、南、北、中、上、下、前、后等不同方位抛撒,同时口中念念作词,每撒一方位便有一歌,大致都是祝愿新婚夫妇和谐欢爱、早得子、多得子之类。这种撒帐词,从元明时开始,一直到近现代,在戏曲、小说和其他文献中载录极多。
比如在明朝洪楩pián编印的话本集《清平山堂话本》中的宋元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中,就记载有一首“撒帐歌”:
撒帐东,帘幕深围烛影红。佳气郁葱长不散,画堂日日是春风。
撒帐西,锦带流苏四角垂。揭开便见嫦娥面,输却仙郎捉带枝。
撒帐南,好合情怀乐且耽。凉月好风庭户爽,双双绣带佩宜男。
撒帐北,津津一点眉间色。芙蓉帐暖度春宵,月娥苦邀蟾宫客。
撒帐上,交颈鸳鸯成两两。从今好梦叶维熊,行见蠙pín珠来入掌。
撒帐中,一双月里玉芙蓉。恍若今宵遇神女,红云簇拥下巫峰。
撒帐下,见说黄金光照社。今宵吉梦便相随,来岁生男定声价。
撒帐前,沉沉非雾亦非烟。香里金虬相隐映,文箫今遇彩鸾仙。
撒帐后,夫妇和谐长保守。从来夫唱妇相随,莫作河东狮子吼。
【无奖互动】
你最想往前男友/女友的婚床上扔什么?
不定期更新号
随喜关注
标签: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