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问问>百科知识>分类使用止血药学问多

分类使用止血药学问多

2023-06-23 13:04:30 编辑:join 浏览量:621

分类使用止血药学问多

有资料显示,现在我国每年使用止血药物的患者大约有900多万人,其中包括进行手术的患者、有外伤的患者以及患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虽然止血药物的使用十分广泛,效果也确切,但由于大多数人不熟悉药物的性能。所以,他们常常认为止血药适用于任何出血症状。殊不知,止血药必须有针对性地使用。这是因为,止血药是通过收缩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或增强血小板功能,或加速、加强血液凝固过程,或抑制血块溶解过程来达到止血目的的。

而人体内的正常血液循环主要是靠凝血与纤溶系统之间的平衡来维持的,这种平衡又需要依赖凝血系统、抗凝血系统、纤溶系统、血小板等各相关系统的正常功能来维持。

如果使用止血药不当而增强或减弱了其中某一环节的作用,就会破坏这种平衡,这样就会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造成血栓形成或加重出血现象。因此,医生和患者必须根据止血药的不同作用机理和不同的出血原因,选择不同的止血药。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止血药依据不同的作用机理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促进凝血过程的止血药常用的该类药物主要有维生素K和止血敏。

①维生素K,是参与肝脏内合成凝血酶原及凝血因子的重要物质。所以,当人体内缺乏维生素K时,便会引起凝血障碍而导致出血。因此,维生素K主要用于治疗患者因患有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或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致使肠道菌群失调、口服抗凝药引起凝血因子活性显著降低,或新生儿肠道无菌等导致的维生素K缺乏而引发的出血倾向。

②止血敏(即酚磺乙胺、止血定),是一种止血迅速且作用持久的促进血液凝固的药物。该药可通过促使血小板数目增加、增强血小板的功能和血小板的黏合力而有效地缩短凝血时间,同时,该药还可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所以,临床上主要将止血敏用于预防手术前后出血,以及治疗各种血管因素导致的出血症状,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鼻出血、眼底出血、脑出血及其他因血管脆弱而引发的出血。

二、抗纤维蛋白溶解的止血药常用的该类药物主要有止血芳酸(即氨甲苯酸)、止血环酸、(即氨甲环酸、凝血酸、抗血纤溶环酸)、6-氨基己酸等。该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并保护纤维蛋白不被纤溶酶降解而发挥止血作用。

临床上主要将该类药物用于治疗妇产科出血、肝硬化引起的消化道大出血、外科手术引起的出血或术后渗血、原发性纤溶症出血、晚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出血倾向。但该类药物对严重大出血,如癌症引发的出血则无效,且不适用于非纤维蛋白溶解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遗传性凝血因子异常引起的血友病等。

值得一提的是,医生和患者在使用该类药物时要注意:使用剂量要准确合理,如过量应用会诱发血栓形成,甚至造成心肌梗死;肾功能不良者、进行泌尿科手术后出现血尿及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应禁用或慎用此类药物;还有一些患者在使用该类药物后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嗜睡等不良反应。所以,患者在使用此类药物时最好有医生的指导。

另外,6-氨基己酸由于在人体内排泄较快,且止血效果弱、作用持续的时间短而毒性反应较多,故临床上现已很少使用。

三、促进血管收缩的止血药该类药物简称缩血管药,主要是通过收缩血管而达到止血的目的,但其对凝血过程无明显影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该类药物主要有安特诺新和脑垂体后叶素。

①安特诺新(即安络血、卡巴克络、肾上腺色腙),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并能缩短凝血时间。临床上主要将该药用于治疗小血管破裂出血、咯血、鼻出血、视网膜出血等。另外,该药对痔疮引起的出血、产后出血、女性月经血量过多等也有很好的止血作用。

②脑垂体后叶素(即垂体素、必妥生、催生针),是一种缩血管作用较强的止血药。它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减少内脏血流量,促进血管破损处的血凝过程并形成凝块,从而起到止血作用。临床上主要将该药用于治疗肺血管破裂所致的咯血、门静脉高压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等急症,还可用于治疗产后出血、产后子宫复旧不全、不完全流产等引起的出血症状。由于使用缩血管药物有时会出现不良反应(如面色苍白、心悸、出汗、恶心、腹痛等),所以,静脉滴注此类药物时滴速宜慢,而且患有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患者应禁用此类药物。

由此可见,医生和患者在使用止血药时,一定要针对具体的病情和出血原因,以及止血药的不同功能和种类正确地选择止血药,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止血效果。否则,不仅无效,还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责任编辑:宋晶)

标签:止血药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wenwen.com/article/169185.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