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问问>百科知识>宋濂借书的故事

宋濂借书的故事

2023-06-10 08:36:37 编辑:join 浏览量:572

宋濂借书的故事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祖籍金华潜溪,至宋濂时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欢迎大家阅读。

宋濂小时候就非常好学,但因家中贫穷,没什么办法来买书看,因此常常向有书的人家借书看,并抄录,按预定的日期归还。天气寒冷时,砚台上的墨水都冻成坚实的冰了,手指冻僵了,伸屈很不方便,但抄录从不懈怠。宋濂抄录完了,急忙把书送还,一点也不敢超过预定的日期。因此人家都愿意把书借给他,他也能够读到大量的书。此则故事借以勉励青年应该化弊为利,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发奋求学。

宋濂苦学

本文的主旨是求教要有谦恭的态度。宋濂遇到的老师,不高兴时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如今不多。可像宋濂那样谦恭的学生却很难得。作为学生要尊师重教,要以谦恭的态度【援疑质理】;自以为是、目中无人,这不是求学的正确态度,逆境之中出人才。译文如下: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手抄写,计算着日子按时送还。天很冷时,砚台里的墨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的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阅读很多书。

到了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名人相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拿着书请教。前辈道德高、声望重,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恭敬地站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人斥责人,(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不敢回答;等到他高兴了,就又请教。所以我虽很笨,但终于获得多教益。

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籍,拖着鞋子,在深山大谷中奔走,深冬刮着凛冽的寒风,大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不知道。等走到旅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拿被子(给我)盖上,过很久才暖和过来。在旅馆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美的食物可以享受,一起住在旅馆的同学们,都穿着华美的衣服戴着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上佩带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闪光耀眼好像仙人。而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心思。因为我心中有自己的乐趣,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别人了。我求学时的勤恳艰辛情况大体如此。

现在这些学生在大学里学习,政府天天供给膳食,父母年年送来冬服夏装,(这就)没有挨冻挨饿的忧虑啦;坐在高大宽敞的房屋之下读着《诗》《书》,这就)没有东奔西走的劳累啦;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问而不告诉,求知而得不到的啦;一切应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这就)不必象我那样亲手抄写,向别人借来然后才能看到啦。(要是)他们学业(还)不精通,德行(还)有不具备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象我那样专注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失吗?

马生君在大学学习已经两年了,同辈的人称赞他贤能。去官之后进京朝见皇帝,他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篇长信做见面礼,言辞很流畅通达。同论的文相比,语言委婉、神色和悦。自称小时候学习用功、刻苦。是可以称得上爱好学习的人。他将要回家乡探视他的双亲,我特意告诉了他求学的艰难。

宋濂《尝与客饮》

本文选自《明史-宋濂传》,讲述了宋濂诚实公正的几个小故事。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皇帝暗中派人去侦探察看。第二天,皇帝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有谁?有哪些食物(美食)?宋濂全部拿事实回答。皇帝笑着说:【确实如此,你没欺骗我。】不久后,皇帝秘密地召见(宋濂)询问起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举岀那些好的大臣说。皇帝问他原因,宋濂回答道:【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大臣,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了解他们。】

主事茹太素上奏章一万多字。皇帝大怒,询问朝中的臣子。有人指着茹太素的奏章说:【这里(是对皇上的)不敬,这里的批评不合法制。】皇帝问宋濂,回答说:【他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正广开言路,怎么能重责他呢?】不久皇帝看茹太素的奏章,有值得采纳的内容。于是把朝臣都招来斥责,口呼宋濂的字说:【如果没有宋濂,我几乎错怪了进谏的人。】

标签:借书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wenwen.com/article/141760.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