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问问>百科知识>博雅杯

博雅杯

2023-06-03 10:48:04 编辑:join 浏览量:544

博雅杯

[文章1]“道”与“文”--从《文心雕龙》谈起

作者:江睿杰,毕业于复兴高级中学,现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

刘勰过人之处在于他穷道究理,但是不以“道”废文。“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

,其中蕴藏了一种态度,即并不要求作者完全按照圣人之道去创作,而是要自己去追溯探寻“

道”的本意。

追溯“道”的本意,是文学创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文章与时高下”,人的禀赋各异,

看问题受时间空间各种因素影响,虽然都是追求道的本意,然而结果却极难有完全相同的。由

于对道的追溯结果不同,则“言以足志,文以足言”,自然在文学作品上会有迥异的表现。所

以,无法片面去追求用完美的“道”来评价和指导文学创作,那样势必会造成没有一样能够使

用的标准的荒谬局面。文学的价值存在于追溯真理的过程中,表现在文字中。过分强调道的重

要性如“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文者,礼教治政云尔”等,就忽略了文学本质的

特殊属性,而将之简单等同于宣传工具。而缺乏了文字这个媒介,文学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形

式。刘勰说“圣文之雅丽,固衔华而佩实者也”,形式和内容并重,怎么用文字来尽可能贴切

表达“志”才是文学创作应当关心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刘勰并非以儒家教化作为他认为的根本之“道”。之所以“论文必征于圣”

,是因为刘勰认为孔子思想与“道”的本意相通,因而“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并

没有粗率的就将儒家之道定为评价文章的唯一或最高标准。下面《宗经篇》提出了“圣文之殊

质……往者虽旧,余味日新”的观点。实际上是确认了形式对于内容表达效果的重要影响。

故此到了《辩骚篇》刘勰的风骨见识显露。“虽非明哲,可谓妙才”的论断极其分明的把

标准的“道”和文学评价区分开来。他指出屈原的作品虽然“异乎经典”,但是实际上“取熔

经意,自铸伟辞”。这乃是刘勰宗经而不泥经,将文论扎根于文学本质的体现。这种以道为本

,文道并重的观点不止在当时振聋发聩,在近日仍然有这极其深远的影响。刘勰确实担当的起

他自己褒美屈原的话“泽被词人,非止一代”。

简评:本文意在阐述文学创作当以“文道并重”,反对以“道”废“文”。作者能知其本

意,发微穷理,言中肯綮,颇有己见。尤其是对《宗经篇》、《辩骚篇》的阐述,言简意赅,

颇得要领,且言语高雅,为评阅老师青睐是自然的事。文章注意了“道”、“志”、“文”三

者的关系,阐述也有一定的深度,但论述“文”的重要性似乎不足,引了较多《文心雕龙》的

原文,不如联系当前文学创作现状、列举具体事例分析,这样会更有说服力,也更能发人深思

(点评者:语文特级教师金志浩、黄玉峰)

[文章2]《像布克哈特一样沉思》

作者:张紫薇,毕业于东北育才学校,现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

布克哈特痛心于优秀的文化被不假思索地遗弃,痛心于国家假借民主攫取更多的权力和发

动更多无耻的战争,痛心于这个透着绝望的时代使自由与创造力被侵蚀殆尽,痛心于自己无法

以一己之力改变这个似乎走到尽头的欧洲。他沉思,他探索,他传授,他总结,然后他发现了

历史的本质是充满危机的事件的综合体,也发现了人们在永恒的变化中保持独立的唯一方法。

危机、创造和一个历史学家的责任感构成了布克哈特的《世界历史沉思录》。他如同任何

一个时代的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一样,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却“上下而求索”

生活在一个巨大危机的前兆中,使危机成为布克哈特思考的出发点和他历史观中的历史原

动力。通过他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危机是历史重新洗牌的过程。历史中那些由于长期压制而

产生的弹力,积蓄却无法爆发,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反作用力愈积愈大,大到最后只能通过

一场颠覆一切的巨大变革来释放。而那种大到甚至可以毁灭人类一切文明的力量一旦释放出来

,世界就会如同在经历一场大地震。动荡,蜕变会笼罩着社会,同时安定与和平会在这一段时

期内无影无踪。而这个历史阶段就是历史中的危机。

无疑,布克哈特所处时代中的许多因素都隐含着危机产生的苗头。他敏锐地觉察出了这些

越来越清晰的征兆,因此尽其所能地找寻解决方法。第一步即是找出催发危机的因素。布克哈

特借鉴和发展了兰克的思想,通过长期研究,他认为国家、宗教和文化是促使历史发展和危机

产生的三大潜能。它们本身可能也是由一场大的危机促成的,但自产生以后,它们极大地影响

了历史。它们之间此消彼长,彼此作用,形成了不同的历史阶段,而且使各个阶段打破和平的

危机不尽相同。到了这个时代,布克哈特认为,这个时代的危机极有可能是由集权的加强产生

的。19世纪,民族国家建立,国家以民主为借口拥有了超越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巨大权力。同

时科学的发展使宗教的立场越来越弱,失去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作用,日益与国家勾结起来

形成一股政治力量。而文化则成了这个狂热年代的牺牲品。国家的形式向统一集权的发展,一

方面加强了流行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力度,另一方面也扼杀了发展新文化的可能性。利益使人们

陷入了短视的泥沼,文化中可传承的部分被极端的时代主流日益侵蚀挤压。当时的现实是国家

和他的公民在利益的诱惑下越来越贪婪,维也纳体系下的均势越来越成为没人在意的空壳子,

舆论越来越倾向于大规模战争,世界愈发地像一个只差点燃引线的火药桶。危机一触即发。

简评:瑞士历史学家布克哈特的《世界历史沉思录》旨在让学生了解世界历史的概貌。他

是尼采的老师,尼采称之为 “有智慧的学者”。然而布克哈特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认为历史

往往是“今不如昔”的。现在的艺术家精神受到了压抑规范,缺乏发展需要的是自由。他预见

,这个世界充满了危机。这位年轻的读者,显然对布氏的思想有相当的了解。文章虽短,却容

量很大。没有对读物的深入研读和沉思,是很难想象能写出这样大气的文章的。看来,要在“

博雅杯“中取胜,没有一定的深度广度,没有相当的积淀,是很难出线的。

(点评者: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

[文章3]《矛盾中的完美,确定中的无限——阅读<我们的祖先>》

(作者:王璐弘,获2008年第四届博雅杯特等奖(该奖项此前一直空缺),毕业于西北工业大

学附属中学。现为复旦大二学生,国际象棋社团秘书部部长,成功组织了新生杯国际象棋比赛

,复旦交大国际象棋校际联谊赛等。 )

“卡尔维诺在行文中隐藏着诸多难以察觉的观点。的确,第一次读卡氏作品,惊叹于他天

马行空的想象力,第二次则沉醉于他奔涌清澈的语言魅力,第三次则被他引领着思考,体味他

掩藏着的真正想告诉读者的东西。做卡尔维诺的读者绝对不可以大意,那些隐藏在故事下面暗

暗涌动的激流,只有思考后才能将其重现,这才是他文字中最闪光的地带。

也许因为是关于骑士战争、爱情的叙述,也许是因为一脉相承的意大利文化,这本书让我

感到了《十日谈》的风格:剧情开始平铺直叙,突然大起大落跌宕生姿,极其戏剧化。错综的

人事变化像一个墨比乌斯环,第一次不存在的骑士身份的疑点给这个环切下了第一刀,使它变

成了一个更大的墨比乌斯环——更为广阔的情节发展空间;第二次不存在的骑士的消亡则是给

这个环的第二刀,使它成为套在一起的两个墨比乌斯环——两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墨比乌斯环

是拓扑学中一个经典的例子,表现二维空间的无限延展,生成无尽的可能。这是我第一次试着

将数学模型应用到文章结构中,居然得到了这样巧合的结果。从这个角度讲,卡尔维诺的行文

结构多变却又循着一定规律,既有数学的精准又不乏数学的悖论,在不确定中保持无尽的完美

。 ”

都是节选,网上没有全文的……也就能搜到这三篇了。

标签:博雅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wenwen.com/article/127038.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