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名称】艾草【别名】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蒿,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艾叶,青【拉丁学名】Artemisiaprinceps【英文名称】Asiaticwormwood【科属分类】菊科,蒿属【出处】鲁迅《故事新编·非攻“墨子让耕柱子用水和着玉米粉,自己却取火石和艾绒打了火,点起枯枝来沸水【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茎分枝多.株高45~120厘米,茎直立,圆形有棱,外被灰白色软毛,茎从中部以上有分枝,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
中部叶不规则的互生,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基部裂片常成假托叶,裂片椭圆形至披针形,边缘具粗锯齿,正面深绿色,稀疏白色软毛,背面灰绿色,有灰色绒毛;
上部叶无柄,顶端叶全缘,披针形或条状披针花,头状花序,无梗,多数密集成总状,总苞密被白色绵毛;边花为雌花,7~12朵,常不发育,花冠细弱;
中央为两性花,10~12朵.花色因品种不同,有红色,淡黄色或淡裼色.瘦果长圆形,有毛或无毛【药用特性】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干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现在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现代药理发现,艾叶挥发油含量多,1.8桉叶素(占50%以上),其他有α侧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风干叶含矿物质10.13%,脂肪2.59%,蛋白质25.85%,以及维生素A,B1,B2,C等.灸用艾叶,一般以越陈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说法.全草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内风等.因它可削冰令圆,又可炙百病,为医家最常用之药.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
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
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长期使用艾草叶的副作用:如果挥发油(香味成分)使用过多,对神经会有抑制【其他使用方法】在诗经时代,艾草就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一般用于针灸术的灸.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个部份.针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薰,烫穴道,穴道受热固然有刺激,但并不是任何纸或草点燃了都能做为灸使用.艾草的气味肯定也同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江浙一带还将艾草制作成青团子,一般在清明节食用,可祭祖(制作方式为:将嫩艾草放入大锅,加入石灰蒸烂,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绿色的团子,团子内还可加芝麻等辅料)【染料作用】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使用.艾草染色还具有功能性作用【分布】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如朝鲜半岛,日本,蒙古.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西南以及陕西及甘肃等均有分布.其适应性强,普遍生长于路旁荒野,草地.只要是向阳而排水顺畅的地方都生长,但以湿润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
标签:艾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