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持续时间久、效率低,一直是医药领域的“心腹大患”。
据最新的《全球CRO行业总体概况及产业情况分析表》数据显示,新药研发的投资回报率从2010年的10.1%下降至2017年的3.4%,新上市药物的平均销售峰值在2017年只有3.31亿美元,远低于2010年的8.16亿美元,平均逐年下降11%,全球的研发效率处于低迷期。
那么中国应当如何才能突围?以怎样的形式突围呢?
8月5日,中国医药创智研发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各位领导和行业大咖就“新形式下,如何提高新药研发的效率”做了精彩的分享。
会议由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和农工党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和健康未来企业家协会合作支持。
上海市闵行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李丽,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闵行区产业的各方面优势、布局和规划。
以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为统领,打造南上海高新智造带和大虹桥国际商贸带两条产业发展带,形成“一湾落九子,双城双谷,两镇三基地”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支撑闵行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和产城融合的总体战略。
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医药部主任马秋娟,在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与参会人员做了探讨和交流。
通过对美、日、欧三个国家的专利延长保护制度、专利链接制度的梳理和比较研究,为我国药品专利制度献计献策。
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义在《制药企业的创新转型策略探索》主题报告中,以ADC药物研发为切口,提出我们应当聚焦一个领域,始终以突破性疗效为出发点,来进行研发、进行研究、进行企业发展。
这是我们立足全球的核心竞争力,做好产品构建可持续的创新能力。
再鼎医药(上海)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阎水忠,提出所有的良性创新,必须以临床急需为导向,如果说没有需求,做出来的产品就是浪费资源。
另外,必须以患者为核心,提高药物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华领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副总裁佘劲指出目前中小企业无法享受到国家的创新红利,那就只能永远做仿制药。
“我们的行业就卡在这儿,中小企业难以升级换代。
中小型企业要走上转型发展之路就必须持之以恒的以患者为先、创新为本,向国际标准看齐,高标准完成项目。”
天津市汉康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严洁指出医药研发企业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产品上,中国企业很难直接通过技术输出产生价值。
更多的还是延伸到产品上,通过产品的利润,反过来提升研发企业的技术。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首席分析师苏红运用大量数据分析了中国医药产业的创新现状。
她指出,医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将回归到产品价值,在创新层次方面,从以往的仿制转变为原创。
从创新模式上来说,从以往独立研发转变协同合作。未来我们国家创新比例将会变得更加多元,而且创新的主体也会更加多元。
上海宝藤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楼敬伟通过对智能医疗的深入探讨,指出数字科技+医学一定会成为颠覆性的产业机遇。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院长朱建伟主持了报告环节。
在圆桌讨论环节中,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小平、再鼎医药(上海)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阎水忠、华领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副总裁佘劲、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物分析学系主任张金兰、上海多米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冯军以“新形式下,如何提高新药研发的效率”为主题,围绕新药研发策略、研发项目引进、CMC开发、适应症选择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标签: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