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民法案例,有些法考小伙伴就头疼,一看大篇幅的字数,看都看不下去,更别说分析了。
其实看不下去就要锻炼这种能力,让自己能够看下去。
民法因为是所有科目中最难掌握,最容易失分的科目,一定要掌握分析民法案例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不管考题如何变化,都要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去拿到分数。
一般看到民法案例后,一般要以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解答:
认真阅读案例,熟悉案情
在看到民法案例时,一定不要慌,沉着冷静,心态要放平稳。阅读案例的时候,要仔细注意案情细节,又要抓住主要情节和中心问题,切忌一目十行后便匆匆下笔。
通过阅读案情,判断是一个什么类型的案例、纠纷是什么、当事人有哪些、又存在什么民事法律关系、试卷提出的什么问题等等。
然后运用掌握的理论分析之前,你要对案情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完整的印象,这样作答时,才能做到前后一致、相互协调,既可以保证答题的全面和准确性,又可以避免在作答时反复回头看案例,浪费时间。
确定民事法律关系的类型
民事法律关系是贯穿在民法理论中的一条红线,是进行民法案例分析的基础。考生在对案情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之后,在分析时从民事法律关系入手,这样才能抓住问题的根本和实质。
确定民事法律关系的前提是对民法基本理论的系统掌握和理解,并且学会对这些知识的运用,这些只能靠你自己在做题中学习和理解,不断提升自己,有针对性的做一些典型试题来掌握。
明确争议的焦点和案情事实之间的关系
争议的焦点往往是题目的问题,也就是案情中最重要的那部分,所以说我们在分析时要把握住重点,明确争议的焦点,并以此为中心进行答题。
一般的案情焦点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原告的请求理由,一个是被告的抗辩理由。两者往往围绕一个事实或者一个情节来讨论,整个案情也围绕这个中心展开。
确定好焦点后,还有一件事就是要把案件事实之间的逻辑关系搞清楚。
一个较大的案例往往包括许多事实和情节,这之中有哪些属于原因事实、哪些属于结果事实、各个事实之间有无关联、关联程度和性质如何等。这时候你就要排除一些无关的事实,提炼出需要的事实,使案情简单化、条理化、清晰化。
确定适用的法律
针对案例中提出的问题,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理论,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这是案例分析最重要、最关键的步骤。
准确确定案情所适用的法律,要求考生首先要求对有关的法律规定熟悉,并且要理解。
近几年,民法方面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有关规定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杂,所以在复习中要注意分类,对比归纳,以免相互混淆,增加记忆负担。
在熟练掌握法律的基础上,考生要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将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知识对号入座,与案例中的问题相匹配,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标签: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