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应该怎样进行呢?
很多家长都希望掌握培养小孩子行为习惯的方法,但是培养小孩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下文我们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
行为习惯的培养重双点应放在对孩子进行行为规范救育和对孩子提出一定的行为规范要求方面。
行为规范教育主要应放在言行举止行为培养、文明礼貌行为培养、良好性格个性培养、遵守社会公德行为培养等几个方面,使孩子形成大方、热情、礼貌、该让等良好的个性性格特征。
例如在言行举止行为培养上,就要要求孩子不论坐立行都要有规矩,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这不仅可以使孩子形成良好的举止习惯,对孩子身体的健康发育也是必要的:要求孩子说话要吐字清楚、叙述事情要有条不紊、速度不急不慢:和别人说话耍讲文明礼貌,不说脏话、粗话等。
要求孩子在与同伴交往时要学会谦让,要尊重父母、长辈和老师,不自私、任性,在公共场合要讲文明礼貌,遵守公共道德,爱护公物,不乱扔废弃物,不随地吐痰等。
对孩子进行行为规范教育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需要大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步奏的,经过长期的培养和教育,通过孩子长期的生活实践培养才能形成的。
一般来说,4岁的孩子正处于行为相对不平衡期,在这一时期孩子往往表现出不守规矩,过分活跃,脾气喜怒无常等。
在行为上男孩子一般容易有粗野的表现,如爱踢人、打人、破坏东西或动辄就乱发牌气,基跳如雷等,而女孩子则表现为固执、任性、做率没有耐性,爱哭、爱发脾气,给人一种不可理喻的表现等,在语言的运用上,也表现为孩子们之间时常发生争吵,包括说一些粗俗的话,爱说大话、爱吹牛,咒骂、自夸等。
这种现象是由于孩子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成熟。
脑神经细胞发育还很柔嫩,对孩子躯体或四肢的支配能力较弱,但孩子的自主意识强烈,这种渴望掌握更多技能,更多参与成人社会的欲望和缺乏支配能力的矛后,以及孩子的自制力较弱,就造成了孩子情绪上的不往定和心理上的不平街,自然而然地使孩子有了一种需要渲泄的心理需求,因而就有了以上不守规矩的表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发育的成熟,孩子的自制力会渐渐加强,到了4岁半左右这种表现便开始逐渐收效,孩子将不像以前那样不守规矩,过分活跃,喜怒无常。他们开始比较能够忍受挫护,热心于增进自己的技能,对各种游戏和学习都有兴趣。
到了5岁的时候,一般孩子都表现得可霏、安静、友善,愿意与同伴相处,父母和幼儿园的教师是他们最信任的人,他们喜欢接近扮如、和处们一起活动、一起做事,服从她们的指令,听从她们的教导。
根据孩子神经系统父育的这种特点,在对孩子进行行为规范救育和培养时,对于4岁左右孩子的不守规矩,大人们一定要有耐心,不要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行为看成是顽劣,对他们进行过多、过度的扣资对批许,但也要加以引异和约束,帮助他们平安的渡过这一不平街期。
不要错过了对孩子进行行为规范范教育的最佳时期,抓住各种时初机对孩子进行培养和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怎么做
为了孩子的未来,不少家长都费尽心思,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在教育孩子的方面,家长们还是要多费费心,因为家长的有些行为不仅没有帮助孩子,还有可能是给孩子带来了很坏的影响。
在这里给各位出出意见,希望大家能够用科学的办法来管教孩子。
1、言传身教,认知良好习惯
知、情、意、行是道德教育界的四个重要层次,而"知"是最基本的。任何一种道德现象,只有当学生对它产生了正确的认识后,才有可能内化为情感和思想,外化为行为和习惯。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充分说明人在自然状态下,不假思索,不必费什么心思,更不用意志去控制而形成的某种行为,就是一种习惯。所谓习惯也可以理解成人的一种自动化的行为,坏习惯也是一种自动化行为。
2、创造机会,"练"出好习惯
习惯是人经过长期练习和反复实践而养成的自动化的稳定的行为方式,习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
乌申斯基说:"我们应当对这种行为方式经过周密的思考,并把它用简单明了而又尽可能扼要的规则表达出来,然后要求学生坚定不移地去执行这些规则。
"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创造机会,搭建平台,使他们"练"出好习惯。
3、身体力行--对孩子潜移默化影响
家庭作为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父母及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使家庭教育更具有亲和性与权威性,同时也具有先入性、基础性的特点;家庭教育与儿童的成长同步,使家庭教育带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另外,家庭教育以言传身教、情境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特点,在儿童的教育中起重要作用。
对此,我利用家长会,使家长明白:一个人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会长远地起作用,甚至会影响一生。希望家长能配合老师的工作,共同将孩子培养成人。
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八字原则
1、以身作则
家长随地吐痰、扔垃圾就不能指望孩子会讲公共卫生,或者说教师如果打骂孩子就不可能要求孩子别打骂小朋友,孩子身边的成人自私就不会有宽厚仁爱的孩子……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作为家长和教师,必须明白孩子的行为习惯都是后天学习形成的,成人以身作则示范表现好的行为,孩子学会不良行为的几率会大大下降,或者即使出现不良行为矫正起来也较为容易。
2、赞扬为主
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调皮好动,做什么都不专心,让他学书法养养性子”,有的说:“我的孩子胆小怕羞,让他学武术锻炼胆量”。
文艺武艺是各有长处,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一种气质特征,或外向好动或内向羞涩,气质同时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并且一个人的优点往往也是一个人的缺点。
因此家长与教师不应逆水行舟,正确办法是发现孩子所擅长的、所感兴趣的,在此基础上多表扬多鼓励孩子的些许进步,逐渐引导孩子发挥长项纠正短项。试想哪个孩子不喜欢被夸,他有了自信才有胆量尝试他原先不擅长的。
比如对好动的孩子可以这样说:“宝宝表演得真好,妈妈再讲个新故事你来表演”,他会不会安静坐下听故事呢?
对好静的孩子可以这样说:“宝宝画画都这么棒,跳个舞肯定也很棒”,在鼓励下他如果开始跳舞,家长更应立即称赞。
和开始举例的那些隐含贬义的用语比一比有什么不同效果?试试就知道了。
还有一点必须强调,孩子的每一点小小进步都需要及时地、大张旗鼓地称赞,使他认识到这样做的重要性和可以得到成人的注意,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标签: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