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火星500天”计划大体是这样的:首先,欧洲航天局和俄联邦航天局通过公开招募的方式,筛选出36名志愿者,分成两组,每组包括“正选”和“替补”两班人马,然后从2008年初开始,安排他们先后进入模拟太空舱,在里面呆足105天。假如两组实验顺利完成,那么大约在2008年底的时候,最终确定的六名志愿者——两名由欧洲航天局选送,四名由俄罗斯方面提供——将被送进太空舱,进行长达520天的全封闭的模拟火星之“旅”。如获成功,“火星500天 ”将成为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全封闭训练。科学家希望,志愿者最好是年龄在25岁到50岁之间、身体健康、熟悉英俄两种语言,且职业最好是医生、生物学家、工程师或电子学家。
模拟旅行的每一个细节都是航天专家精心论证的。首先是旅行时间。目前流行的观点认为,未来真正的火星飞行时间跨度大概在18个月到36个月之间。计划最后确定520天,也就是17个月零一星期,往返各需要250天,中间20天 “在火星表面上度过”。不过,俄联邦航天局近来又表示,到实际操作的时候,这项计划可能延长到700天。
其次,模拟旅行和未来真正的火星之旅要真实“同步”。六名志愿者将被关进总面积200平方米的密封舱里,四周一扇舷窗都没有。一旦舱门关闭,他们就几乎和外界断绝所有联系,除非遇到十万火急的情况(比如说志愿者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医疗急救事件)。在模拟旅行中,志愿者只有一部无线电和外界保持联系,而为了保证同步模拟的真实性,通话时必须考虑到无线电波穿越太空所造成的“延时”现象。这就是说,当志愿者已经“接近”火星的时候,他们发送的每一句话在20分钟后“地球”才能收到,而指挥中心回复的指示也要20分钟才能反馈给他们。
在520天的“火星之旅”中,他们有充足的太空食品,密封舱里还有个微型的人造温室,供他们自己种点蔬菜调剂生活,换换口味。 来源 光明网中国积极参与火星500计划 2010年6月3日,将成为载入世界航天史的日子。从这一天起,人类将踏上“寻访”火星的漫漫之旅,为期520天。由俄罗斯组织的“火星-500”试验,是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试验,将模拟飞船发射、飞向火星、着陆到返回地球的全过程。中国航天员教员王跃成为“奔赴”火星的第一个中国人,将全程参与试验。5600万公里的星
际之旅,将人类对于宇宙乃至自身的认识都大大向前推进一步。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与环境” “火星-500”项目由俄罗斯牵头组织的,多国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又一次挑战。据中方参试项目责任总师李莹辉介绍,这个试验主要是探索人类模拟登陆火星过程中所能够耐受的一切,包括将来人类真正登陆火星,所需要的生理心理保障和物质保障。主要任务是探索“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了解长期密闭环境下乘组健康状态及工作能力状况,特别是获取超长飞行时间、自主控制、资源有限、无法实施身体及心理特殊治疗等条件下的相关数据。“火星-500”试验定的时间是520天。 李莹辉说,航天员处在长期的密闭环境下,相对无助和孤立。这样漫长的过程对人类的耐受能力提出挑战。从生理上来说,可能免疫力下降;从心理上说,随着任务推进,加上乘组成员的文化背景不同,志愿者可能出现焦虑、紧张情绪等。这些特点都会造成很重的任务负荷,形成强烈的应激状态。这些都是重点研究的课题。在此基础上,他们将研究用什么样的手段有效监控和诊断健康状态,采取干预措施和临床手段保证志愿者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整个试验所需资源要求一次装备到位,中间不再补给,这对长期飞行所需的运载配给能力提出了考验,比如食品要求保质期两年以上。另外,通讯延迟40分钟,他们将据此考验通讯方式改变对信息传输能力的影响。 中医辨证研究为参试项目 中国、俄罗斯、德国、法国、意大利、马来西亚等国家都参与了这个试验。据俄罗斯报道,目前一共有106项。中国精心选择了三个项目参试。中医辨证研究是重要的特色项目。据负责这一项目的李勇枝介绍,这一项目主要利用中医的望闻问切手段,对长期密闭环境下人体的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进行探索。 另一个项目是密闭环境下生物节律和氧化应激的影响研究。据负责这一项目的研究员万玉民介绍,日升而起,日落而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24小时的太阳节律。到了密闭舱内,摆脱了正常的日起日落,人的节律会发生变化。这种节律变化对内分泌有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生理功能,但具体影响是什么还不清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沿问题。他们将通过采集志愿者的唾液、尿液和血液等指标,来研究人体的节律变化和应激水平。 由于这次试验是国际航天界在如此长时间里首次由不同文化背景的志愿者共同开展,他们还将对密闭环境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乘组成员非言语交流等课题进行研究。吴斌介绍,人们很多时候的沟通手段是语言,但在长期封闭环境下,非语言交流会更加突出。这个项目通过在舱里不同时间、不同场景进行录像,并对这些图像进行分析,观察大家的行为特征有无变化。当然也有心理问卷量表,要求志愿者回答。白延强说,目前面临的挑战是,所有物资和设备进舱后就固定了状态,没有机会再重新补充或调整,所以在设备的可靠性、技术方法的可靠性上,必须做好充分细致的准备。“没有中国的参与会是一个遗憾” “火星-500”试验是人类第一次模拟登陆火星的探索,对中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随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中国已经是列于世界前列的航天大国。李莹辉说:“面对后续的空间探索,面对人类首次模拟登陆火星这个机遇,中国应该有自己的位置。俄罗斯人曾表示,没有中国的参与会是一个遗憾。”
去年11月下旬,在中俄联委会推动下,中国提出并实施相关参试工作。第一项工作就是选拔志愿者。中国航天员中心从70多名科技工作者中进行了生理和心理的层层选拔,并组织候选人赴俄罗斯参与体检面试等工作,俄方最终确定了王跃入选。第二项工作是项目选拔,航天员中心先后提出了十多个项目,对项目的内容、意义以及对后续任务的作用进行考察,最后确定了上述三个项目。由于试验在境外进行,中国航天员中心力争用最少的人员获得最好的结果。他们按照“一岗多能”的要求,对参试人员进行了深入培训和演练,要求参试人员胜任所有岗位。长期驻俄试验队人员只有三人,与国内科技人员三个月轮换一次。航天员中心成立了心理支持团队,在节假日、王跃生日等时机都安排了对王跃专门的心理支持。李莹辉说,跟其他国家的志愿者朝夕相处500多天,这是以前不曾遇到过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王跃既是志愿者,也是中国的形象大使,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还将承担起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
标签: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