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问问>百科问答>读矛盾论有感

读矛盾论有感

2024-10-04 02:50:19 编辑:join 浏览量:586

读矛盾论有感

《矛盾论》,是毛泽东在1937年继《实践论》之后哲学代表作,是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阅!

篇1

一、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第一点是,摘观点——整理所研读的材料有哪些基本观点。

第二点是,理框架——阐述所研读的材料的理论框架或文章结构

第三点是,议难点——对文章中的基本观点如何理解,列出不容易理解的观点。

第四点是,提问题——根据理论学习的观点,结合实际,提出问题。

这四点要求改变了我以往通览全文,摘抄标题的学习方法,它促使我不仅要通览全文、摘抄观点,更要学会梳理全文的框架,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理解理论;同时将不容易理解的观点整理出来,想方设法弄明白,并通过小组讨论、大组交流等方式互相启发、辨清理论、提高认识。这种学习方法要求不仅仅是会读,更要会梳理、会思考、会质疑、会表达,从多个角度去学习和理解。

我以读《矛盾论》为例,来说说我是如何按照这四点要求进行自学的:

第一:概括段落大意,找出疑点难点。在第一遍读《矛盾论》时,我边读边概括文章每一自然段的段落大意,如: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主要简述了理解【对立法则】应弄清楚的六个问题;第二自然段用四行字点明了唯心论的极坏影响;就这样,概括了整篇文章的段落大意,对文章的基本内容也就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时划出了不容易理解的句和词,

第二:摘抄基本观点,记录点滴体会。即:将文章中的基本观点摘抄下来,如: 【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等。在摘抄的同时,我会随时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想法,如针对矛盾特殊性的基本观点,我体会到:【矛盾特殊性的观点还比较容易理解,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妥善处理和解决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种种矛盾,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没有标准答案,有时许多事情常让人感到束手无策,其实这也就说明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第三:梳理文章结构,理解疑难困惑。在摘抄完文章的主要观点后,我又梳理出了文章的结构:

一、两种宇宙观

二、矛盾的普遍性

1、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2、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三、矛盾的特殊性

1、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带特殊性;

2、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3、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四、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五、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六、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七、结论

学习方法是相通的,我想我会继续运用这种方法去读理论方面、管理方面、和业务方面的书籍,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转变思考方式,学会辩证思维

学习《矛盾论》,目的是要在实际工作中要学会用《矛盾论》中的基本观点来面对和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辩证地思考问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干部,在平时就必须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对待个人工作和生活上的种种问题和矛盾,以保持清醒的头脑。

对待工作——居安思危,聚精会神

【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等这些成语,都是告诉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做到超前一点、聚焦一点、主动一点,对在工作中可能遇着困难和问题早做思想准备,在工作任务面前也就是在矛盾面前尽量做到冷静、从容,站在比较高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懂得矛盾运动变化的绝对性,知道任何矛盾肯定会向前发展变化的这一规律,从而抓住有效的时机、作出有效的反应和行动,比较好地解决矛盾,完成任务。

如果不能用矛盾的观点来看待工作,就可能出现一些错误。比如,在工作任务相对集中时,产生急躁情绪,认为问题太多,感到无从下手,抓不住主要矛盾;有时遇着重大问题或困难,就会感到茫然,这些都不利于我们顺利地完成任务。因此,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来看待工作上的矛盾是我们做好日常工作的重要前提。

对待同事——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身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在一起工作的同事,相互之间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是必然的。

出现矛盾时应该有包容的态度。比如,不同的观点、方法之间会碰撞出火花,不同的性格和习惯会产生矛盾,有时利益上的分配也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冲突和意见,我们要坚持用化解、调和的方法解决同事之间的矛盾,和其它矛盾一样,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只要坚持正确的观点,互相体谅,同事之间的矛盾会得到有效的化解,大家最终都统一到工作上来,友好共事。对工作上出现的分歧,还应该特别注意多考虑各方的观点,从中汲取营养与精髓。作为领导,有时,还要注意引导、利用好各种矛盾,因为矛盾本身就是工作前进的动力。

对待生活——甘于平凡,拒绝平庸

每个人都处在瞬息万变的物质世界当中。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就是生活在矛盾当中,生活本身也是一个矛盾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在懂得了人生矛盾运动发展规律后,当我们遇到顺心或不顺心的事,或者身处顺境或逆境,都应该正确对待。我们应该【甘于平凡,拒绝平庸】——在对待事业、工作和人生的价值上,我们应时刻注意保持昂扬的斗志,积极把握主动权,使自己成为命运的主人;在个人修养上,特别是在对待财富、名位上,要努力做到宠辱不惊,去留随意,保持一颗平和的心。

本人现在正在看《方与圆》有共同兴趣的朋友可以留下你们的看法与见解。

篇2

《矛盾论》,是毛泽东在1937年继《实践论》之后哲学代表作,是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当下,学习、理解、运用《矛盾论》,仍是不可多得的精神向导,具有无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我们学习《矛盾论》,就是要明确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同时,也要鉴别它的对立面,是形而上学、是主观主义、是教条主义,也能找到形式主义的踪迹。《矛盾论》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形下都应该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果我们经过研究真正懂得了《矛盾论》,就能照好苏共亡党亡国这面镜子,避免走上教条主义的老路;也能够使有经验的同志们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带上原则性,而避免重复经验主义的错误。我谈三点自己的理解。

首先,一切从实际出发,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这个【硬道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事物内部矛盾引起、推动、促进发展,就在于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互区别、相互联结又相互转化,这是《矛盾论》所主张的唯物辩证法。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发展才是硬道理】,是中华民族兴衰荣辱的历史结论,是民富国强的唯一途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的,我们明确了【两个100年】目标;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我们明确了【两个跨越】目标;在此基础上,眉山提出了【两个率先】目标,青神提出了【追赶发展翻番升位】目标。这些目标,体现了发展才是硬道理,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我们必须坚定,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偏移不得,折腾不起。

其次,一切从实践出发,紧紧抓住深化改革这个【牛鼻子】。了解矛盾对立双方的相互转化原理,掌握辨别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基本方法,找准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突出重点,紧紧抓住全面深化改革这个【牛鼻子】,我们已经到了【涉深水】和【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学习《矛盾论》,我们必须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改革都要抓住主要矛盾和核心问题。就四川而言,【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这一最大省情仍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就是主要矛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任何一项改革要取得成功,既要有深厚的现实基础,同时还要有清晰的具体目标,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确立了【三大发展战略】,其中多点多极支撑是总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是路径,创新驱动是动力,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整体,统一于推进四川【两个跨越】的伟大实践。在此基础上,市上有市上的实践,县里有县里的行动,犹豫不得,迟缓不得。

其三,一切从实干出发,紧紧抓住执政为民这个【定盘星】。《矛盾论》具体地阐明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对立的互相排斥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矛盾斗争的两种基本形式即对抗性的矛盾和非对抗性的矛盾,并指出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执政党而言,解决矛盾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一方面【空谈能误国,实干能兴邦】,我们要有方向,不争论,埋头干,想明白的事情,就要认真去做。另一方面,【实谈能兴政,蛮干能误事】,我们要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每一个共产党人,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切实把关心群众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

老子在《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通过学习《矛盾论》这篇文章,使我更加认识到了世界上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而这些矛盾又各有不同。归根到底,就是要对症下药,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据不同的情况解决不同的矛盾,而不要生搬硬套马列著作中的那些死板教条。要确立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做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基层工作、具体一线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乘风破浪,在同心共筑【中国梦】豪迈征程中勇往直前。

篇3

最近拜读了毛泽东的《矛盾论》,不禁为其的深刻论述所折服。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在1937年写的。该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大量具体而生动的例子全面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并且在许多方面发挥发展了马克思和列宁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成功的分析和解决了中国革命过程中许多的复杂矛盾。

矛盾是由相互对立的双方所构成的统一体。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方面各有其特点,这又构成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着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到相反的方面去,这以构成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无所不在。毛泽东同志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革命导师成果的基础上,科学地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并适用之,开辟一条新道路,引导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矛盾问题的精髓,表现在:首先,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其次,把握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的关键。再次,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贯穿于对立统一的全部内容之中,是深刻理解和正确应用对立统一规律的钥匙。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同一性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双方共处在一个统一体中,一方的存在是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失去一方,他方即不存在。一切矛盾着的事物和矛盾着的概念,都是因一定的条件,一面互相对立,一面又互相联结、互相贯通、互相渗透、互相依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倾向。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相对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矛盾双方互相排斥,对立的斗争性是不受条件限制的。它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阶段,贯穿于整个过程的始终。而矛盾的同一性则必定要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条件的改变则促成矛盾的转化,没有一定的条件则矛盾双方不能共存也不能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毛泽东同志在文章中着重分析了矛盾形式有对抗性和非对抗性的区别。对抗性的矛盾发展到终点,必然要用外部冲突的方法来解决;而非对抗性的矛盾则主要经过调整内部关系,建立和谐与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正确分析和判断矛盾的具体性质对于指导革命实践至为重要。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它不仅是客观世界的规律,而且也是认识的规律。

如今,世界在变,世界在发展,但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用矛盾分析方法对待一切却永远是充满生命力的,特别是对于青年一代,更具有指导意义。

世界有缺陷、不完美,就会造成冲突,形成矛盾;人生有缺撼、不完美,就造成人生的各种问题的冲突,形成人生矛盾。世界上矛盾无处不有,人生中矛盾无时不在。人生矛盾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存在于人生的每个方面。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人与他人等一切人生关系中,无不存在着矛盾冲突。

青年一代的我们,正处在热情如火的时期,面对的矛盾更是复杂与多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对待问题,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在理想人生和现实人生方面,应正确认识到理想人生必须植根于现实人生之中,同时又要用理想人生来指导推动现实人生的实践活动。在人生这一普遍性创造自己人生的特殊性。

于矛盾中谋求前进,于矛盾中谋求发展。但愿我们都能自觉地学会用矛盾的方法面对矛盾的人生世界,从而使我们人生前进的步伐迈得更坚定,更有力!

标签:矛盾论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wenwen.com/answer/406686.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