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闯关东的人都知道,剧中的主角人物朱开山,本来是山东一位农户人家。可是最后却不顾一切艰难险阻的跋山涉水去了东北,去那里打拼出一片自己生存的土壤。最后剧终的时候在电视剧的字幕中,曾写过一段这样话,据数据显示,当时从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大约有3000多万人经历险阻去关外讨生活。那么为何如此庞大的群体,跑到东北去讨生活呢。
首友弊先说一说这个关东,到底是属于哪一个地方?山海关是长城一道关隘。它是长城的一个重要军事关口把东北和中原地区泾渭分明。在清朝定鼎中原之后。康熙皇帝就下令以含告明山海关为界限。中原人不得随意出关,目的就是保护他们当年的龙兴之地。因为努尔哈赤就是在沈阳起兵,最后打败明朝。当时在东北有不少的人参和貂皮,人们总是偷偷的跑到关外,挖这些东西,然后拿到中原地区来卖,不少人因此发了大财,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跑到清朝的皇家龙兴之地挖这些玩意儿,清朝统治者觉得这样总有一天会挖断他们的龙脉。
于是在乾隆和嘉靖时期,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来阻止这一行为,这样做还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将近百年间无人再去东北讨生活,让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发育,广袤无垠的土地变得越来越肥沃,还有不少的珍贵药材和特产。
时间到了清朝末期,关内由于黄河泛滥,导致大批人流离失所,再加上连年征战。所以人们生活的很艰苦,而关外由于数百年来无人开垦。肥沃的土地和珍贵的药材和土特产谈告让一些商人和农民看到了生机。再加上清朝统治力的下降,让这些人开始有机会跑到关外讨生活。在第一批闯关东人成功之后,其他人看到了闯关东给他们带来的美好生活,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效仿。他们纷纷拖家带口的去关东地区,建立属于自己的家庭。
1860年9月6日。清朝政府废除了实行几十年的海禁政策。这项政策就是当初为了防止,关内人偷偷跑到关外而实行的政策。这一政策一开放,立刻让大批人开始涌向关东地区。到了1915年的时候,关东地区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将近2000万,正是这批人最后造就了东北地区的繁华,当年的哈尔滨有‘东方巴黎’支称不是没有道理的。
标签:闯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