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施压俄罗斯,二是警告日本,三是安抚中国。
借第一夫人外交向俄罗斯显示中美关系的亲密和特殊,是米歇尔此行最重要的战略目的。在美国看来,哪怕是离间一下中俄关系,破坏一下中俄之间的互信也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当然,一次夫人外交释放的含义固然丰富,但要达成各自目标仍然需要更多的外交博弈。
扩展资料:
外交是建立在国家实力基础之上的。虽然此时的美国有求于中国,而且米歇尔访华所包装的定位是软外交,不涉政治。然而,她仍然借在北京大学演讲“巧妙”挑战中国的价值观和制度。她声称:“当所有公民的声音和观点都能得到倾听时,国家会变得更加强大和繁荣。”
好在今天中国人的眼界和水准绝非上世纪八十年代刚开放之初所能比。据网络上的一则传言,一位北大女同学站起来吐槽:“美国的强大是不是因为美国情报部门在倾听民众的声音?你能否告诉我们,在美国,倾听和监听的区别在哪里?”
令米歇尔哑口无言,只好回应此行不谈政治。虽然流言被证明是无中生有,一向爱造谣的大V们这次一起吼吼要抓造谣,但其广泛转发却反映出中国民众心态的变化。
与此同时(即3月21日),美国、英国和欧盟又邀请热比娅参加联合国人权会议,既打民族牌、宗教牌又打人权牌,向中国施压。当然这种大棒加胡萝卜的手法世人也早就见怪不怪,归根到底,还是实力使然。
参考资料来源:环球网-宋鲁郑:为什么米歇尔要来中国
标签:米歇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