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贿选而闻名天下的北洋政府大总统、直系军阀首脑曹锟在历史上口碑向来不佳,但其一生也有许多亮点,这一点至今鲜为人知。
直系军阀首脑曹锟
曹锟出身贫寒,年轻时以贩布为生,是一个布贩子。曾经有个江湖术士为其相面,奉承他日后可以当个知县,曹锟闻言大怒,认为相面先生故意嘲笑他,于是将其痛打了一顿。就是这样一位连县令都不敢奢望的布贩子,后来却成为北京政府大总统、直系军阀的领军人物。曹锟之所以从一介贫民当上总统,说明他并非只是一介武夫,而是有些本事。曹锟貌似忠厚老实,却深得老谋深算的袁世凯器重;他游离于各派军阀的刀光剑影,却很少吃亏;他看中的是权与利,不太在乎是与非;他的御人之道非常高明,吴佩孚、冯玉祥、顾维钧均是他的部下,并且对他非常佩服。
曹锟非常善于用人,对于不同领域,他都任用这个领域的精英人物来领导。顾维钧是北洋时期的著名外交家,于是曹锟任命他担任外交总长,全面主持外交工作。当时曹锟一心腹因一个驻外大使问题与顾维钧发生争执,找到曹锟告状。曹锟训斥他说:“正因为我们不懂外交,所以才让顾先生办外交,这事我们必须听顾先生的,任何人都不能插手!”
顾维钧先生
顾维钧对曹锟非常敬佩,多年以后他在回忆录中重提此事,称曹锟虽然识字不多,但胸怀开阔,为人大度,是一位天生的领袖人物。百年时光已逝,今天看来,顾维钧对曹锟的评价并不为过。
说起曹锟,我们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总统贿选”。
曹锟从布衣之子而成为富甲一方,权倾天下的人物,不可谓不精明。但却因一场贿选而臭名昭著,不禁令人惋惜。其实,一个贿字,与其说是曹锟的心魔,不如说是当时国人的心魔。
博士顾维钧曾评价曹锟是天生的政治家,是否贴切?需要先了解一下曹锟的经历。
曹锟,1862年,出生于天津大沽一个贫穷家庭。父亲曹本生是一个造船工,每月的工钱仅能维持生计。尽管经济拮据,但曹本生颇有眼光,宁愿自己勒着腰带,也要供孩子们识几个字。
不过,曹锟生性木讷,并不是读书的料。成年后干起了贩布的生意,看不出有任何要发达的迹象。正是时势造英雄,一次偶然事件改变了曹锟的人生轨迹。
一日,曹锟贩布到保定城门,由于没有贿赂守城的士兵,就没有进到城里,反而被士兵们谩骂嘲笑。不知日后的贿选是不是与这件小事有关,但曹锟接下来的决定体现了他与众不同的一面。对大多数人来说会选择忍气吞声,曹锟却决定应募入伍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1882年,20岁的曹锟成了天津武备学堂的一名学员。第二年,曹锟拿着毕业证,像如今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战战兢兢的来到了小站的“新建陆军督练处”。大老板袁世凯,看到这个小子虽然其貌不扬,但却有一股英雄之气,甚是喜欢。或许,当时谁也不曾想到,这个新兵后来能为袁世凯的登峰造极立下汗马功劳,继而成为中华民国第五任大总统。
曹锟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并不好,辛亥革命胜利后,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按革命党的要求,他应该去南京就职。曹锟则故意在北京防火闹事,纵兵哗变。使袁世凯有借口不去南京,而在北京顺利就职。
袁世凯去世后,曹锟成为直系的核心人物。后来曹锟和吴佩孚在直皖、直奉战争接连击败段祺瑞、张作霖,直系成了把持北京的最大军政府,导致曹锟的自信心过度膨胀。他不甘心仅仅做一个军阀首领,再加上一帮政客怂恿。曹锟也有了过一把总统瘾的打算。
虽然北洋政府时期,军阀混战,拳头才是硬道理,但要成为总统还是要通过议会选举的。于是,曹锟上演了一出贿选的闹剧。他规定,谁若选他即可获得5000块大洋。其实,这一招还是能吸引到不少人的,曹锟也如愿当上了总统。
但5000块大洋,买的了选票,却买不了人心。贿选案一经曝光,天下哗然。对手们也趁机联合起来反对曹锟。民国的总统并不好当,再加上舆论的攻击,曹锟的日子并不好过。其实贿选之前,曹锟已是生活滋润的富商。所以他经常对怂恿他上台的政客们发牢骚:“我是拿钱买罪受呀”。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倒戈,才当了仅一年总统的曹锟被迫下野,在这场闹剧中,曹锟不仅付出了金钱的代价,还因此而声名狼藉。
其实,客观的说。曹锟选择贿选,而不是靠暴力,恰恰也说明了他对议会的尊重,这也是中国民主政治的一大进步。
曹锟本人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曹锟虽然出身草莽,没什么文化,却胸襟博大,明理识体尤其重视人才。提拔重用了吴佩孚、顾维钧等一大批人才,并一手创办了河北大学。
曹锟也很有骨气,后来日本人占领平津后,想拉拢他建立汉奸政权。但是,曹锟却完全不吃这一套,断然拒绝道:“我就是每天喝粥,也不会为日本人做事!”
这就是曹锟,有着商人利己的一面,在官场中也能左右逢源,但如果说他是政治家,就有点过度拔高了。他只不过把商人的那一套移植到了政治中,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最终还是吃了大亏。
1938年5月16日,曹锟病逝于天津。临终前,他握着女儿曹士英的手说:“台儿庄大捷之后,希望国军能乘势
标签:顾维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