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流浪者》作为印度本土电影出品公映后,就获得了1953年第六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奖项,这使得印度电影在国际上很快会有了重要影响。 很快,1955年,中国引进《流浪者》并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负责译制。
1956年,《流浪者》和《魂断蓝桥》、《鸳梦重温》同时在电影局开办的一个电影文学讲习班上同时放映,很可惜,《流浪者》在中国并没有得到很大的观影反响。
一直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这部老电影又再一次在中国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非要谈及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时,也许《流浪者》在文化传统上有着能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的中国社会生态产生同性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的相通性,同时也成为了这一代观众的呼吁和渴求。
一、完整的叙事框架下讲述得错误观念导致的人间凄惨
“好人的孩子是好人,贼的儿子是贼” ,这是法官拉贡纳特一直奉行的人生信条。也正是因为这个信条,他白白将自己的妻子儿子的美好未来葬送在自己的手上。
在一次审判中,面对被冤入狱的扎卡。因为扎卡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强盗,所以拉贡纳特也给无辜的扎卡判了刑。
出狱后的扎卡面对自身的窘境和周围人的不信任,被迫走上了真正犯罪的道路。 他的内心恨极了拉贡纳特,并开始设计报复拉贡纳特。很快,在自己的巧妙设计下,拉贡纳特认为自己的妻子被玷污后,不顾她当时是不是怀有身孕就将其扫地出门了。
被赶出门的妻子生下了拉贡纳特的儿子拉兹,却沦为了贫民窟中的一员。 为解脱家庭的贫困和摆脱饥饿,拉兹又在扎卡的设计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但这个时候,拉兹却意外遇见了自己的童年好友丽达,两人互相欣赏,爱火重燃,拉兹在丽达的帮助下决心改邪归正。
可命运和拉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因为自己的身份问题,拉兹并没有被社会接受。求职不顺,连爱情也受到了阻拦,最后自己竟阴差阳错成为了杀人凶手。
虽然在丽达的帮助下,拉兹被就轻审判了,但还是被判了三年刑期。这个时候,拉贡纳特才发现原来自己是拉兹的亲生父亲,他内疚后悔,赶来监狱和拉兹相认。就连丽达,也和身在监狱的拉兹保证,一定会等他出来。
结局很完美,完美得就像是众多活在印度底层人民的愿望终于成真。 《流浪者》上映的时间是在印度废除种姓制度之后不久,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70年,种姓制度还是依然烙印在每一位印度人的血里。
二、造成悲剧的主要原因不外乎阶级血统论的荒谬与对女性贞洁的偏见
扎卡没有任何罪,却因为法官拉贡纳特凭借所谓的血统论,将这位无辜的人送进了监狱,这就是悲剧的开始,也是导致了拉兹与其母亲悲惨生活的主要根源。
众所周知,早期的印度是特别讲究血统和家族观念的民族和国家。以“婆罗门”为首往下一层一层分别有“刹帝利”、“吠舍”和最底层的“首陀罗”。迄今为止,其实没有很大的本质变化。
用通俗语言来讲,就是上流社会的人会一直从事高端的工作,但是低等级的人是不可能担任公务员之类的社会公职的。
受到这样严苛、鲜明种族制度的影响,高等级的人对低等级的人天生抱有一种鄙视和偏见。 法官拉贡纳特代表着的,就是印度高等级人群。他不仅代表着高等级的一类人随意对无辜的扎卡进行判决;自己的儿子也因为血统论,从富家公子沦为了一位流浪者;拉兹和丽达美好的爱情也因为血统论受到阻碍,双双陷入痛苦。
从血统论开始,一系列的不幸开始跟随着拉兹与他的母亲。作为法官拉贡纳特的妻子,本来应该可以拥有富足的生活的,却因为被人怀疑失去了贞洁,直接被提出了家门。
在印度,对妇女贞洁观的重视根深蒂固。所以法官在怀疑自己的妻子被强盗侮辱后,不管她当时是否怀有身孕就直接驱逐了出去。
在《流浪者》中,有这样的一幕戏:
法官的司机将他的妻子误撞后,频临死亡。出于对女性的一种可怜,法官去看了这位受伤的女人一眼,但他并不知道这个底层的女人其实是自己的妻子。因为这个时候的她,已经头部缠满了绷带。
这是一个极具东方文化特色的镜头,即使到死,妻子都无法与丈夫获得一个平等位置,甚至不能以脸示人。
血统论和贞洁观念在特定的角度上说,是整部电影情节发展的主要推动助力。其中蕴藏着不仅是印度,还有更多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文化逻辑。
当这些不公平,又容易被忽略的社会矛盾放大到荧幕上后,作为观众的我们除了深受影片魅力的影响外,更多的是道德的反思与人性的关怀。 要知道,这些原因的形成不仅是历史的沉淀,还是文化逻辑运行的结果。
三、从当下视角看待《流浪者》的艺术视角
(一)细腻的转场技巧体现了印度独立电影的成熟和对大众心理畛域探微 在刻画拉兹从小成长为大人的时候,《流浪者》很巧妙地设置了这样的镜头:
拉兹因为小时候偷面包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和一群孩子排队领大饼,镜头定格在饼上,画外先是他成年后的笑容,再是他成年形象。
整整12年,给拉兹设定在监狱中转场成人是合乎情理,却又显得格外讽刺的。 它既是对拉兹的解读,也是对观众的暗示。这既是抽象的,也是具象的;既是在文化之上的,也是对传统世俗的解读;既是合理的,也是润物细无声的。
(二)完整的叙事是整部影片成功的前提 任何形式的文艺作品,最重要、最基础的就是把一个故事讲好,并能够准确地将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完整地体现出来。
《流浪者》是在内环结构的封闭叙事。倒叙的方式让我们从一开始就看到了不同思想在法庭上的碰撞。紧接着,镜头闪回,分别回到了丽达两次的生日。
在这两个情节的表达中,不进深刻了血统论和阶级不平等论的思想,还避免了倒叙的沉闷。无论是愤懑还是同情的情绪传播,电影中的迂回镜头都处理得非常好。
这样的作品不止是穿越时空,见证历史、吸取教训的利器;还是很多,包括文学创作、电影创作都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
(三)独有的歌舞场面不只是为了给印度电影标签化 很多人在提到印度电影时,马上会想到在印度影片中出现的大量载歌载舞的片段。很多观众会认为,这是一种印度文化的硬植入,是为了让印度电影更独特化。
其实不然,歌舞场面有时候也是电影的另一种暗喻的表达。
在《流浪者》中,男主曾和女主在湿婆神底下畅快地歌舞。作为印度人民供奉的神仙,这样的背景设定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当局政府没有办法解决社会尖锐矛盾并任其发展的时候,人们就开始把希望寄托在了虚无的东西上面。从另外一个方面讲,也是继续深化了印度民众对自由、平等的渴望。
除此之外,歌舞场面的植入还起到了让观众脱离剧情,稍作休整的作用。不难发现,其实印度电影的时长都不短,平均达到三个小时的时长。
为了让观众们能够继续保持集中和高亢的心情继续看下去,歌舞的出现会让影片本身带来更多的生命力和视听盛宴的。
《流浪者》作为一部历久弥新的艺术作品,它不仅展示了丰富的人性内涵,还对当时不公的法律与道德进行审视,对伦理和亲情进行再一次刻画,对爱情和友谊进行歌颂。这一切,都是感人肺腑并得到共鸣的。
“如果法律不承认良心,那么良心就不承认法律”。 从始至终,血统论都是荒谬的,任何不平等的偏见都是阻碍发展的,《流浪者》给我们带来的现实意义也是巨大的。
标签:害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