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问问>百科问答>解毒药临床应用

解毒药临床应用

2023-08-13 16:20:42 编辑:join 浏览量:556

解毒药临床应用

(一)金属中毒解毒药:此类药物多属螯合剂,常用的有氨羧螯合剂和巯基螯合剂。

①依地酸钙钠:本品是最常用的氨羧螯合剂,可与多种金属形成稳定而可溶的金属螯合物排出体外。用于治疗铅中毒。

1g加于5%葡萄糖液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用3天为一疗程,间隔3~4天后可重复用药。

②二巯丙醇:此药含有活性巯基(―SH),巯基解毒药进入体内可与某些金属形成无毒、难解离但可溶的螯合物由尿排出。

此外,还能夺取已与酶结合的重金属,使该酶恢复活力,从而达到解毒。

用于治疗砷、汞中毒。

急性砷中毒治疗剂量:第1~2天,2~3mg/kg,每4~6小时一次,肌内注射;第3~10天,每天2次。

本药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痛、头痛或心悸等。

③二巯丙磺钠(二巯基丙磺酸钠:作用与二巯丙醇相似,但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用于治疗汞、砷、铜或锑等中毒。

汞中毒时,用5%二巯丙磺钠5ml,每天1次,肌内注射,用药3天为一疗程,间隔4天后可重复用药。

④二巯丁二钠:用于治疗锑、铅、汞、砷或铜等中毒。

急性锑中毒出现心律失常时,首次2.0g,注射用水10~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此后每小时一次,每次1.0g,连用4~5次。

普宁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吴胜凯

(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解毒药:亚甲蓝(美蓝):小剂量亚甲蓝可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正常血红蛋白,用于治疗亚硝酸盐、苯胺或硝基苯等中毒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剂量:1%亚甲蓝5~10ml (1~2mg/kg)稀释后静脉注射,根据病情可重复应用。药液注射外渗时易引起组织坏死。

(三)氰化物中毒解毒药:中毒后,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戊酯。继而,3%亚硝酸钠溶液10ml缓慢静脉注射。随即,用50%硫代硫酸钠50ml缓慢静脉注射。适量的亚硝酸盐使血红蛋白氧化,产生一定量的高铁血红蛋白,后者与血液中氰化物形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还能夺取已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的氰离子。氰离子与硫代硫酸钠作用,转变为毒性低的硫氰酸盐排出体外。

(四)甲吡唑:它和乙醇是治疗乙二醇和甲醇中毒的有效解毒药。

甲吡唑和乙醇都是乙醇脱氢酶(ADH)抑制剂,前者较后者作用更强。乙二醇能引起肾衰竭,甲醇能引起视力障碍或失明。在暴露甲醇和乙二醇后未出现中毒表现前给予甲吡唑,可预防其毒性;出现中毒症状后给予可阻滞病情进展。

乙二醇中毒患者肾损伤不严重时,应用甲吡唑可避免血液透析。静脉负荷量15 mg/kg,加入100ml以上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输注30分钟以上。维持量10mg/kg,每12小时一次,连用4次。

(五)奥曲肽:它能降低胰岛β细胞作用,用于治疗磺酰脲类药物过最引起的低血糖。

它抑制胰岛素分泌较生长抑素强2倍。有过敏反应者禁用。成人剂量50~100μg,每8~12小时皮下注射或静脉输注。

(六)高血糖素:能诱导释放儿茶酚胺,是β受体阻断药和钙通道阻断药中毒的解毒剂,也可用在普鲁卡因、奎尼丁和三环抗抑郁药过量。

主要应用指征是心动过缓和低血压。首次剂量5~10mg静脉注射。上述剂量可以反复注射。维持用药输注速率1~10mg/h。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和呕吐。

(七)中枢神经抑制剂解毒药:

1)纳洛酮:是阿片类麻醉药的解毒药,对麻醉镇痛药引起的呼吸抑制有特异性拈抗作用。近年来临床发现,纳洛酮不仅对急性酒精中毒有催醒作用,对各种镇静催眠药,如地西泮(diazepam)等中毒也有一定疗效。

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促使腺垂体释放β-内啡肽,可引起心肺功能障碍。纳洛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能拮抗β-内啡肽对机体产生的不利影响。纳洛酮0. 4~0. 8mg静脉注射。重症患者1小时后重复一次。

2)氟马西尼:是苯二氮卓类中毒的解毒药。

标签:解毒药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wenwen.com/answer/263350.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