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白衣大士咒出处为《印光大师文钞三编》,载 于《法苑珠林》,名随:愿陀罗尼。
最早见于《法苑珠林》卷第六十咒术篇第六十八杂咒部第七,有观世音菩萨说随愿陀罗尼咒,云:‘南无观世音菩萨,坦提咃,呿罗婆多,呿罗婆多,伽呵婆多,伽婆多,伽筏多,莎诃。’又云:‘行此法者,应须洁净三业,在于净(静)处,佛堂塔院,专精礼拜。绕塔诵是陀罗尼,满一万二千遍,当见观世音菩萨,一切所愿随意皆得也。’
考其咒文梵音,与白衣大士神咒略同,且亦云‘满一万二千遍’,所愿皆得,故白衣大士神咒当源出于此。法苑珠林成书于唐,因此可知此咒于唐之前,即已流行。
真伪
"白衣大士神咒",有说法称白衣大士咒并不载入《大藏》,不值得修持,应当多念诵《普门品》等,实际上《大藏》密部未列此咒,但《大藏》内《法苑珠林》第六十卷《咒术篇》,第六十八‘咒术部’有此咒文。名‘随愿陀罗尼’。诵者可日与《大悲心陀罗尼》并持之。
印光大师曾开示说(见《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一上册第五九页):白衣咒,未见出处,想菩萨俯顺劣机,梦授之类也。然以至诚心念者,无不所求皆应,有愿必从。
白衣大士咒可作为其他经典的补充念诵。俗念增数句,乃祝愿之词。
白衣大士咒为梦授之经,然时下也多有传诵,且灵感非凡,广传其感应极快。
凡为正当心愿,如求愈病、消灾、解危、求福、求职、求子、求延寿等,均有奇验。
咒文内容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三称三拜)
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
南无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怛垤哆,唵。伽啰伐哆,伽啰伐哆;
伽诃伐哆;啰伽伐哆,啰伽伐哆,娑婆诃。
天罗神,地罗神,人离难,
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
南无摩诃般若波罗蜜。
修持
欲持诵此咒者,宜先在大士像前,沐手焚香、恭敬供养、至诚顶礼,诵毕发愿回向。
标签:白衣大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