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宋冬野的安河桥北的故事。
时间似乎永远停留在了1987年和那个老院子里,我出生了,虽说这个不大的院子里常年漏雨,但是冬暖夏凉,好不自在。
在我三岁的时候由于政府拆迁,我们全家搬到了北京市三环以内居住。
记得那时候父母工作还很忙,只有把我托付给了奶奶照顾。
那是的我还是懵懂的少年,根本不懂得奶奶的辛苦和不容易,我过着阔少爷般的生活,奶奶也是对我百依百顺。
年迈的奶奶很念旧,在城内没住多久就搬回安河桥了。
而我呢:周一到周五在城内上学,周末就会来到安河桥看奶奶,更多的是享受奶奶给我安排的生活。
居住在城市的时候,我结识了一帮玩吉他的小伙伴,每到夜晚就喜欢在安河桥边唱着那些现在觉得羞涩的音乐,一唱一弹就是一夜。
那时候的安河桥水一点也不干净,甚至有些发着恶臭气,但是为了彰显我们不与世俗的眼光,我们还是强忍着弹唱下去。
从我开始写音乐起,我就想写一首关于一曲承载着我和奶奶的故事,一起来述说我们那回不去的青春,但是一直没有灵感。
知道有一次和朋友开车路过安河桥,车是从南往北开的,我提起手中的笔,写道:
让我再看你一眼,从南到北,像是被五环路蒙住了双眼。
童年总是渴望着长大,可长大后发现回不去的依旧是童年。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年少时总是拥有着数不清的理想和回忆,但是当问起他们为何没有实现昔日的梦想时:
很多人只是支支吾吾,说着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语和扯不上关系的磕磕盼盼。
“一切客观因素都不可能成为绊脚石,只要自己敢往河里跳,就不怕学不会游泳”——宋冬野
在安河桥的日子,我深知自己没有实现那些未实现的梦想,但是那些充满孩童笑声的回忆,何尝又不是青春的进行曲呢?
我知道无忧无虑的生活已经过去,我现在该面临的是今后的发展和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今后的生活必将更加充满生机。
我知道,吹过的牛逼的也会随青春一笑了之,但是这个笑声,并不是嘲笑年少无知的悲哀,而是一种对过去满足的笑,对未来可期的笑。
2018年三月,我辞职回乡送了奶奶生命最后的一程,也开始从事了我音乐生涯的开始。
后来我也曾去过安河桥,试着去找寻那最初的味道和最初的家,那颗大枣树依旧屹立在安河桥边。
我深知:
那就是我的家
就是这样一首简简单单的民谣和一个简简单单的童年故事,还有那个渐渐消失的小院子和我故去的奶奶。
生活就是这样,需要我们不断去磨砺和追逐,去寻找远方那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和她。
安河桥,给我的童年个人生上了宝贵的一课,也带着我的记忆永远地封存在时代的回忆里。
每次到北京,我都会在地铁四号线拍一张开往安河桥北的照片,不是回忆,不是向往,而是一种深深的怀念和感恩。
标签:安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