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问问>百科问答>蜀国:第一个割据蜀地的国家,最终被秦国消灭!

蜀国:第一个割据蜀地的国家,最终被秦国消灭!

2023-07-18 11:54:03 编辑:join 浏览量:559

蜀国:第一个割据蜀地的国家,最终被秦国消灭!

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位于四川省中东部,由青藏高原、大巴山、华蓥山、云贵高原环绕而成,周围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3000米之间,面积约为10万平方千米,中间盆地底部地势低矮,海拔250米~750米,因此可明显分为边缘山地和盆底部两大部分。边缘山地区从下而上一般具有2~5个垂直自然带。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四川盆地的这一地形特点,促使该地区出现了不少割据势力。提到割据蜀地的国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蜀汉。蜀汉(221年5月15日—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简称“蜀”,亦称“刘蜀”、“季汉”。对于蜀汉来说,共历二世二帝,国祚四十三年。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当然,对于蜀汉来说,核心区域还是在今四川省、重庆市一带。

值得注意的是,蜀汉的国号,不是“蜀”而是“汉”,之所以将其称之为蜀汉,是因为早在蜀汉之前,该地区就出现了一个名为“蜀”的国家,这就是本文所要说的蜀国。对于蜀国来说,可谓历史上第一个割据蜀地的国家。在战国中期,蜀国最终被秦国消灭。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先秦时期的古蜀国。

首先,古蜀人是从岷江上游兴起的土著部落。蜀地文明分为几个时期:蜀山氏、蚕丛氏、柏灌氏、鱼凫氏、开明氏。蜀部落是先秦时期一个不同于中原文化的部落。大约在商朝时期,蜀国的君主已经称王。到了商朝末年,蜀王杜宇参加了武王伐纣的战争,号称蜀。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庸、蜀、羌等西土八国伐商,在牧野之战中大败商朝大军。在消灭商纣王后,周武王被推举为天子,周朝建立。公元前1045年,周王室册封杜宇为蜀王,准予建都立国,于是蜀王率领蜀人从茂汶盆地东迁至广汉平原,在今温江区万春镇报恩建鱼凫城成立蜀国。对此,在笔者看来,周武王的册封,无疑巩固了蜀国的地位。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自己使用王爵,而周朝的诸侯国,则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从这一角度来看,蜀国因为爵位为王爵,所以不能简单认为是周朝之下的诸侯国。当然,这也是因为蜀国割据在易守难攻的四川盆地,加上其又远离中原地区。因此,周天子对于蜀国的态度,主要是以拉拢为主。

古蜀国境内爆发洪水,杜宇任同姓族人杜灵为相,治理洪水。杜灵因出色完成了任务,被部人唤做“鳖灵”。望帝因此在年老时禅位给鳖灵。杜灵成了新的古蜀王,建都郫邑(即今成都郫都区)。

在西周时期,蜀国对外征服了诸多部落,甚至还和秦国等周朝的诸侯国交战。大约公元前6世纪,蜀国在成都筑城。“成都”来历,据《太平寰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语成都二字的读音就是蜀都。成者毕也、终也,成都的含义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或者说最后的都邑。

公元前475年(秦厉共公二年),秦国和蜀国之间互相派遣使者,有了更多的交流。公元前451年,秦国命左庶长在南郑(汉中)筑城,10年之后,蜀国又将南郑夺去。公元前387年,秦国再次夺取南郑,同年南郑反复归蜀。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蜀国和秦国围绕着南郑,或者说是汉中之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从这一角度来看,蜀国的整体实力是不弱的,也即能够和秦国有来有回。并且,除了和秦国作战,蜀国还曾派兵攻打楚国。

公元前377年,蜀伐楚至兹方,威胁到楚国郢都地区,楚国被迫修筑扞关来抵御蜀国。周烈王姬喜八年(前368年),蜀王杜尚派大军灭昔阝、平周二国,蜀王杜尚封其弟为汉中侯,置藩属苴国(国都位于今昭化区石盘村,辖管原昔阝、平周二国领地),划沔中(汉水上游)与葭萌地为苴国,宣布苴国成立。次年,为方便与藩属国苴国的联系,蜀国正式迁都成都。公元前337年,秦惠文王继位,蜀王遣使致贺。

早战国初期,蜀国拥有汉中和蜀地,这其实和三国时期的蜀汉比较相似。其中,就汉中来说,无疑是兵家必争之地。汉中的北面,就是秦国的核心区域——关中一带。在商鞅变法后,秦国多次迁都,最终定都在关中的咸阳地区。因此,蜀国长期占据汉中之地,显然会威胁到秦国的腹地。于是,到了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发动了秦灭巴蜀之战。

周慎靓王姬定六年,公元前316年,巴、苴两国联合,蜀国先击退巴国来犯大军,得势的蜀王决定伐苴另立新苴侯,蜀王杜芦令“五丁力士”限期开凿蜀国至苴国的石牛道,以便快速出兵打击越来越不听话的苴国。苴侯求救于秦,蜀王杜芦也派使者与秦结盟,目的是不希望秦干涉自己攻打苴国。

对此,老谋深算的秦惠文王嬴驷收了二国的礼物后,派张仪、张若、司马错率队走石牛道(今剑阁金牛道/剑阁道)灭蜀吞苴,蜀王身死,苴侯被废,蜀太子逃到彭乡(今彭州)被捉。对此,在笔者看来,蜀国和苴国、巴国之间的内乱,给了秦国大军进攻蜀地的机会和借口。

最后,公元前316年,在秦灭巴蜀之战后,秦惠文王贬蜀国为蜀侯国,任命陈庄出任蜀国相国。秦国吞并蜀国以后,更加富庶和强盛,这自然有助于之后秦始皇嬴政实现一统六国的大业。秦惠文王十四年(前311年),蜀相陈庄杀死蜀侯。秦武王元年,公元前310年,甘茂诛杀陈庄。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早在公元前316年,秦国就消灭了蜀国。但是,在之后的很长时间内,秦国都需要花费精力来平定该地区的叛乱。

秦昭襄王六年(前301年),秦国公子嬴恽因难以管教,被流放蜀国任蜀地郡守,秦昭王令:“三年不得返秦! ”同年,公子辉在蜀地起兵叛秦。面对这场叛乱,秦国名将司马错奉命讨伐叛军。诛杀嬴辉及其党羽二十七人,平定了蜀地叛乱。在此之后,蜀国的国号被废除,正式划入秦国郡县制中,也即原先的蜀国彻底不复存在,变成了蜀郡这个郡,这有助于秦国直接掌控蜀郡这个地方

。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51年,李冰被秦昭襄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期间,李冰治水,创建了奇功,尤其是以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这让成都平原风调雨顺,成为日后诸葛亮《隆中对》的天府之国。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蜀地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wenwen.com/answer/215575.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