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会当然不会亏,当一个球员转会了,那个球员就属于这个俱乐部,俱乐部可以进行卖买收益也归该俱乐部,可是中国的联赛发展程度不高,中超里面互相转会的不多,不像英超那些,曼联买热刺的前锋,利物浦买巴里,那样热火,如果中超直接买断了一个球员的合同,以后没有"买家",那怎么办?? 哈哈 外援算是其中一个方式吧. 像去年昂首越过6000点又在新年到来之后暴挫陡跌的股市一样,国内球员转会市场“开盘”以来,没有像往年那样竞相抢购郑智、李玮峰等明星,直到元月28日转会市场“休市”,球员交易的成交量一片低迷,除了广州医药、成都谢菲联等新入市的买家外,过去十分活跃的山东鲁能、上海申花、北京国安等大户,不仅纷纷驻足观望,甚至大连实德、上海申花还疯狂抛售麾下球员,大有“斩仓割肉”的味道。国内球员转会市场是否真的像股市一样遭遇股灾,只是一个比喻,但这个市场在今年变得萎靡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与在去年开始复苏的中超联赛相比,有些不协调。 从政策面来看,中国足协今年推出了二次转会的规定,这是来自欧洲联赛的一个常规做法,但在中国足坛却是首次引进,这有可能让一些俱乐部有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那些价高但状态不明的球员,后期展望的意图很明显。比如李铁最终还是以免费租借的形式到了成都谢菲联,显然是买卖双方都在观望这名球员,毕竟他有一年没有打过正式比赛。 其次,也可能是政策面的原因,国家在颁布了新的《劳动合同法》之后,球员的身份已经由过去纯粹的商品,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劳动者,以往俱乐部在球员工作合同方面享有的绝对话语权遭遇挑战,对有实力的大牌球员,他们必须按照过去对待国外球员那样,签订严格的雇佣合同,对一些俱乐部来说,影响了他们的投资决心。 当然,政策面上的一些东西并没有影响到广州医药、成都谢菲联这样一些升班马的狂扫市场的动作,像河南建业这样去年差点被“挂牌退市”的球员,也在积极补仓。严格说,今年国内球员转会市场交易量的大幅度下降,主要来源于以往一些大户的观望心态和一些可能用意不明的球队的抛售行为。 交易的不活跃必然影响到球员的生存状态,目前中国足协唯一的救市手段是将已经关上的第一次转会大门,以许多俱乐部总经理都不在国内的理由,悄然打开了一个缝隙。但是,像大连实德这样疯狂“斩仓”,却又不主动“补仓”的俱乐部,中国足协却无法加以干涉,因为有了四川冠城与厦门蓝狮集体挂牌的事实,面对俱乐部即使准备主动退市的行为,中国足协都无法采取一些有效行为加以规范,因此对于市场的起落都完全听之任之。 但国内球员转会市场的低迷不一定是一件坏事,经过十四年的职业联赛,转会市场的政策一向不明确,买卖标准和方式也太具随意性,经过波动调整,或许能找到一些逐渐规范的方式。 市场低迷·典型案例 大连实德恐慌性抛售 年底前,大连实德公布了多达15人的转会名单,这里面不乏名将,而且很多都正值当打之年,季铭义、翟彦鹏、王圣、阎嵩、王鹏、刘宇等都是年纪30岁以内的国字号球员,但是大连实德一股脑将他们送上了转会榜。 实德俱乐部大甩卖的动作,一开始就受到大连当地媒体的质疑,他们认为大连实德连续两年在联赛中毫无斩获,并不是因为实德队像实德俱乐部宣称的那样人才辈出。2006年在失去实德系后,徐明曾经豪言要用“两套半”主力阵容去征战中超、足协杯、A3和亚冠,但该年年末,实德四大皆空,“两套半”成为像“三句半”一样的玩笑。 2007年,大连实德引进荷兰名帅邦弗雷雷,又喊出了夺冠的豪言。但这个时候,大连媒体已经开始在透露,徐明准备撤退了,除非徐明操作了多年的小本经营模式能够再次凑效。事与愿违的是,邦弗雷雷在赛程过半的时候就让大连实德失望了,他在年底黯然离去早就不是什么秘密。 就在大连实德重回“红星”路线的时候,大连球迷却惊讶地发现,“红星系”再度回归实德,其实是徐明在小本经营路线上的极度收缩,一口气将15名球员送上转会榜,徐明真的可能不想干了! 实德的抛售行为,让王圣这样的国奥名将极有可能在新年来临的时候走进失业大军,季铭义、邹鹏这样的人,不得不以投入昔日“敌营”成都谢菲联而感到幸运,刘宇即使回不到四川,也感觉到自己一定比王圣们幸福。大连实德不仅已经失去了两年的冠军,也失去了过去冠军专业户的集体荣耀,徐明解散了实德系,下一步他要解散实德队吗? 其实实德也引进了两名内援,孙峰和刘玉建,这却是件奇怪的事情。如按照状态和技能来说,当年四川冠城队的队长刘玉建肯定在季铭义、刘宇们之下,而且2004年刘玉建在与北京队的比赛中严重受伤之后,一直是一名边缘球员。 也有知情人透露,徐明每次清洗出球队的人,不一定是状态不好的人,但一定是不怎样听话的人,这些年一直有一些名将离开实德,过去是发配到同系的四川冠城和大连赛德隆,后来则是直接抛售掉。 到现在谁都不知道实德大抛售的真正原因,但肯定不是大连足球人才济济的原因。 市场低迷·利空因素 豪门早已满仓运作 往年哄抢郑智、李玮峰的局面没有出现,大多数过去在国内转会市场比较活跃的俱乐部都没有怎样关注国内转会市场,几年来一直出手阔绰的山东鲁能,这一次也按兵不动,在国内球员转会上只出不进。 分析豪门的心态,不外乎有几种,像山东鲁能这样在过去几年网罗了大多数本土高手的球队,目前的国内球员他们的确有些看不上眼,如果他们还想在今年重温冠军的滋味,只有强力外援才能够对他们做质的抬升。 02届国家队之后,除了长春亚泰打造了一个整体实力较强的球员团队外,并未见多少能够超越那一届国脚能力的球员涌现,目前一些被推上转会榜的球员,应该说难入豪门的法眼。这是中国足球整体实力下滑之后,出现的一个必然现象。 二次转会政策的出台,也让一些有意向在国内市场上下手的俱乐部,有了观望的空间。而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让有心下手的俱乐部也多了一些忌惮。毕竟不能将球员先买回来,再看状态,状态不好,再在工作合同上打些折扣。 当然像申花这种两队合并后的球队,球员大有富余,不出手也在情理之中。大连实德一向也自恃本土球员资源丰富,向来在国内转会市场上就懒于出手,只不过他们今年的大规模抛售,有点令人匪夷所思。 市场低迷·利好消息 弱旅建仓止住崩盘 与豪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升班马和一些弱队,应该说,如果不是有广州医药、成都谢菲联、河南建业这些俱乐部的动作,今年的国内转会市场还将更加低迷。这些俱乐部的收购行为,应该不是股市上的逢低吸纳心理,他们的行为应该是出于比较单纯的提高球队整体实力的目的。 广州医药和成都谢菲联在去年定下了冲超目标后,他们在国内球员转会市场上动作就不小,沈祥福将南派的广州队变成了一支北派风格的球队,就来自于他将徐亮、周麟等国奥旧将带到了广州。而成都谢菲联也是买下了刘成、汪嵩、符宾等国内球员,才具备了冲超的实力。 冲上中超之后,两队都对球队做了意料中的清洗,一些边缘球员肯定不能与球队一起升上中超,成都谢菲联一开口就挂掉了8名球员,连前年从老川队买来的干颖波等人,也被一块打包卖给了新川足。 接下来,他们就开始在国内转会市场上“扫货”,他们必须有一拨能够在中超联赛中冲锋陷阵的球员,才能保证他们在自己的中超元年中,不被淘汰。成都谢菲联甚至与河南建业争夺大连实德队川籍球员刘宇。刘宇是前国奥队员,同谭望嵩一道被称为川足的希望之星,但在2006年川足被迫解散时,刘宇被实德强留。两年过去,跟随实德入川春训的刘宇却没有前往蒲江基地,而是跟着新川足一起训练。但实德开出的高昂转会费吓阻了新川足,在成都谢菲联与建业的角力中,实德捆绑刘宇、邹游卖到河南,赚了一个好价钱。 但成都谢菲联也签下了季铭义、邹侑根、邹鹏、李铁、朱晓刚等9名内援,另一支升班马广州医药不甘寂寞,他们拿下了高明、吴坪枫、王小诗、马亮等知名球员。浙江绿城引进了常琳、张宝峰、阎嵩等,辽足则回收了张玉宁、王亮等名将。可以说,今年的国内球员转会市场,弱旅大出风头,也让孱弱的国内转会市场没有崩盘。 市场低迷·救市手段 转会大门明关实开 国内转会市场惨淡启幕,冷清收场,中国足协青少年部主任朱和元曾在月初预言,月底的25日左右,会出现一个高潮,但是这个预言没有实现。到原定的28日转会截止期,中超16支球队完成了摘牌,但总体数量明显低于往年,北京国安、天津康师傅甚至一个未摘。鉴于这种情况,中国足协没有将大门完全关闭,除了还有间隙期的二次转会外,足协透露,由于一些俱乐部老总不在国内等一些特殊原因,中国足协准备特事特办,最后的截止时间作了宽限。 这显然是一个无奈之举,还没有哪一个行业的整体行为,因为某一个单位头头不在,就改弦易辙,国内球员转会市场貌似儿戏。但中国足协不能看到大批球员下岗而坐视不管,对于他们来说,不关闭转会大门,也算是一件善事,同时也让转会市场,不致因为豪门的无动于衷而继续冷清下去。 中国职业联赛建立14年来,各项制度至今都不完善,赛制变来变去,中超中甲的所谓硬件指标实际上都是摆设,尤其在转会制度上,最早是俱乐部私下勾兑,后来足协准备包办婚姻,搞出一个摘牌制度,既不像NBA的选秀也不像欧洲的自由转会体系,倒是在顺摘牌、倒摘牌这些枝节问题上,玩些朝三暮四的手段,很不严肃。
标签: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