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问问>百科问答>培根《谈读书》堪称世界散文和思想史上的传世瑰宝

培根《谈读书》堪称世界散文和思想史上的传世瑰宝

2023-07-09 00:50:02 编辑:join 浏览量:560

培根《谈读书》堪称世界散文和思想史上的传世瑰宝

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作为一部智者的思想记录,是作者人生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全书坦示了一种反省和思辨的力量,其思想之博大精深,足可使人们汲取人生路上的精神养分,堪称世界散文和思想史上的传世瑰宝。

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罗曼罗兰

书中有很多观点还是非常吸引人的,只是谈到殖民之类的文章可以跳过不看,有的值得细细品味,有的则直接跳过即可。所罗门说:“世上无新事。”对此,柏拉图也有着同样的观点:“一切知识都不过是回忆。”同样,所罗门也有类似的名言:“所有的新鲜事无非是过往被遗忘了的事而已。”由此可见,忘河之水不仅流淌在地府,也会流淌在人间。

一本书成为经典,在于它跨越了时空,无论在什么年代,你捧起这本书去看里面的文字都会对你有所启发,有所触动,这就是培根的一系列散文给予大家的。

先说为什么读,也就是读书的意义。读书有什么用?当然,这是功利的问题,似乎要有赤裸裸的回报才肯读书。对于功利的问题,其实也有功利的回应。

读书当然有用,因为“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要啥有啥,这是功利的回答。其实,读书真不见得有用,或者说读书未必能马上变现。但读书的意义很多,比如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我们还可以用三个比喻来谈谈读书的意义。

第一个,读书就像存钱。读书有什么用?读书就像赚到了几枚铜钱,然后揣兜里,时间长了你就忘了你有这个钱,但是其实它一直在,在将来某一天想用的时候,也还能找出来。

第二个,读书就像长身体。你吃了很多饭,但是可能忘了吃过什么饭,但是我们都可以确定,吃饭所吸收的那些营养都在你的身体里,变成了你的血液和骨骼。

第三个,读书就像美容。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所以三毛女士也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我们见的人多了,也会感觉有的人像书,百读不厌,魅力无穷;有的人像纸,一眼看透,俗不可耐。

所以,读书的根本意义其实不在于经世致用,而是明心见性,是为了做人,不是为了生活,是为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不是“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可以给你一套思维体系,可以给你一副国际视野,可以给你一双火眼金睛,可以给你一个更好的自己,可以给你一个更好的生活。

南怀瑾先生说,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传统中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明理,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是为了“做人”,而不是为了“生活”。“读书明理”以后,“智慧”和“智识”开发了,就容易懂得了“谋生”的“技术”,和各种有利“谋生”的“智识”,明白了“人伦”之道以后,那是当然、必然的事。

学习的目的在于使人愉悦,在于装饰和增长才能。当你孤独寂寞时,读书可以令人心情舒畅;当你在高谈阔论时,学识是一种很好的装饰;当你在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学识可以显示出个人的才能。学识可以完善人的天性,而经验又可以完善学识。

因为人的天性犹如自然界野生的花草,读书就好像修剪花草。而学识本身,虽能指引方向,但往往流于浅泛,如果不受到经验的约束,则难免会沦为空谈,贫乏无物。

读书使人充实,谈话使人敏捷,写作则使人严谨。因此,一个不常做笔记的人,就必须拥有超强的记忆力;一个不常与人交谈的人,就必须具备睿智的天分;一个不常读书的人又想冒充博学多识,就必须有几分小聪明,以掩饰他的无知。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和修辞学使人能言善辩。

总之,“读书可以修身养性”。有的书只需看一眼,就让你觉得相见恨晚!

标签:瑰宝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wenwen.com/answer/198393.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