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鞍隔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意义 目前,临床及影像学仍将起源于鞍结节、鞍隔、蝶骨平台,解剖范围直径不超过3cm以内的脑膜瘤统称为鞍上脑膜瘤。鞍隔脑膜瘤是指自鞍隔脑膜的蛛网膜颗粒生长的脑膜瘤,较为罕见,国内仅见25例报道。以往影像学缺乏对鞍隔脑膜瘤的认识,容易误诊为垂体瘤者,神经外科多采用经口、鼻、蝶窦入路鞍底行鞍内肿瘤切除术。 由于鞍隔脑膜瘤位于垂体腺上方,经此入路手术,切除肿瘤难度大,时常不可避免地损伤垂体腺,较难全部切除肿瘤,容易残留肿瘤组织,术后易复发,术中损伤垂体严重,可出现或加重视力障碍、失明、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并发症。CT、MRI可清楚显示颅内解剖结构,准确提供病变部位及侵及范围、毗邻关系等资料。既往将鞍隔脑膜瘤笼统地称为鞍上或鞍结节脑膜瘤显然不妥。因此,影像学应采用鞍隔脑膜瘤诊断名称,对神经外科提高鞍隔脑膜瘤手术治愈率以及其降低手术并发症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鞍隔脑膜瘤CT及MRI诊断 鞍隔脑膜瘤术前CT表现为肿瘤向鞍内生长压迫垂体腺或肿瘤向鞍上、鞍旁生长,CT较难分辨肿瘤与垂体腺等解剖结构,易误诊为垂体瘤等肿瘤。MRI检查鞍隔脑膜瘤向鞍上、鞍内生长压迫垂体腺使之变扁,肿瘤信号酷似垂体瘤等肿瘤,也易误诊为垂体瘤。 有以下表现者应考虑脑膜瘤:CT上表现为鞍上圆形、类圆形均匀或略均匀的稍高密度或等密度影,亦可伴有钙化,增强明显;MRI在冠状面或矢状面上表现为正常垂体腺之上的圆形或类圆形影,T1WI上呈较均匀等信号,增强明显,边缘清楚,T2WI上呈略均匀高信号区;临床上结合病人视力障碍及头痛表现,无内分泌紊乱,以及生长激素和泌乳素正常等资料。MRI在冠状面或矢状面上显示正常垂体腺呈均匀类圆形信号,与脑干相仿,可见垂体柄,垂体后部呈点状脂肪信号为特征性表现。由于垂体腺在肿瘤下方,二者境界较清楚,容易鉴别,故MRI对诊断鞍隔脑膜瘤有其独道之处。CT诊断价值不如MRI,而且CT很难分辨出鞍隔脑膜瘤与垂体腺,但CT在显示脑膜瘤伴钙化时比MRI优越。 鞍隔脑膜瘤主要应与垂体腺瘤、颅咽管瘤相鉴别。 (1)垂体腺瘤:CT表现为由鞍内向鞍上及鞍旁生长的类圆形、哑铃形肿块,呈均匀或略均匀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增强明显;MRIT1WI呈等信号或混杂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或不均匀高信号。由于垂体腺瘤常伴有组织坏死及囊性变,显示长T1、长T2信号,结合蝶鞍X线平片,如蝶鞍扩大、鞍底下陷,前后床突上翘及骨质变尖细等,临床上病人有内分泌紊乱等表现,对垂体腺瘤诊断不难。 (2)颅咽管瘤:CT表现为鞍上或突入第3脑室的圆形、类圆形的囊性低密度区伴囊壁蛋壳样钙化,诊断不难。但对等密度或高密度颅咽管瘤,单凭CT较难与鞍隔脑膜瘤鉴别,应配合MRI检查。由于颅咽管瘤的瘤内容物含胆固醇角化物、蛋白、正铁血红蛋白、钙化等,故T1WI上呈混杂信号(低信号与高信号混杂),或不均匀低信号;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或混杂信号;结合病人有内分泌紊乱等表现,对大多数颅咽管瘤诊断不难。断不难。
标签:脑膜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