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义叫墨翟,鲁阳(今鲁山县)人。墨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以及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还有《墨子》一书传世。主要内容包括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以及非命等十项,他把兼爱作为核心,以节用、尚贤当成支点。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和儒家并称“显学”。墨子死后,墨家分成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和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
墨子精通手工技艺。他自称为“鄙人”,被人称作“布...
① 兼爱非攻
他的“非命”、“兼爱”之论,和儒家“天命”、“爱有等差”相对立。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要求“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其中不少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他反对战争,要求和平。
② 天志明鬼
所谓天志就是天有意志,天爱民,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
前期墨家在战国初即有很大影响,与儒家并称显学.它的社会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它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作为治国方法.它还反对当时的兼并战争,提出非攻的主张.它主张非命、天志、明鬼,一方面否定天命,同时又承认鬼神的存在.前期墨家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方法 ,主张“ 闻之见之 ” 、“取实与名”.它提出三表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方法 .
后期墨家的传承情况不...
墨子的“非攻”与爱民,墨子主张“兼爱”,其实质是“爱利百姓”,以“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所以墨家之徒的言论行动,皆以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为准绳。周朝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仍,土地荒芜,死者遍野,民不聊生,广大人民群众渴望弥兵息战,休养生息。墨子体察到下层的民情,代表小生产者及广大百姓的利益,提出了“非攻”的主张,就这一点讲,是有积极意义的。自古及今,不论什么形式的战争,其受害最深的首先是人民群众。为什么“非攻”,确立什么样的...
① 兼爱非攻
标签: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