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对于学生来说,是人生中最大的转折点,高考的成败,甚至会影响和改变一个人一生的道路。明天就是高考了,家长们绞尽脑汁给孩子们做好一切后勤工作,尤其在孩子的饮食安排上更是分外关注。的确,安排好高考时期的饮食,对考生来说至关重要。在此期间,学生们大脑时时处在高度紧张状态,能量损耗巨大,有了正确合理的饮食,可以及时补充营养,保证考生精力充沛,从而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不少家长都普遍存在着比如吃饱又吃好、肉类唱主角等一些营养误区,其实,不当的营养大“补”会给考生带来额外的负担,得不偿失。所以今天营养师教家长们科学合理的安排高考饮食。
错误观念一:饮食种类“大变样”
不少家长说,考试很用脑,希望给孩子吃得好一点,多补一些营养,甚至还从饭店订一些“山珍海味”,给孩子“加餐”。其实,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下一般家庭饮食营养足够了,不必为高考再做特殊安排,食谱变化大反而不好,肠胃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变化大、不适应反而影响身体状态。日常的生活规律最好不要改变,保持平常饮食,尤其最近天气忽冷忽热,肠胃病比较多,三天考试期间不要让孩子突然吃一些不熟悉的食物或不经常吃的食品。
营养师提醒,考生考前要少吃容易产气、产酸的食物,如韭菜、地瓜、碳酸饮料等。一些食物有“特殊功效”,不妨食用。比如蛋黄、花生、核桃仁、杂粮等,他们富含的微量元素锌是人体产生各种酶的主要材料,而鱼类、鸡蛋中大量的磷脂是细胞合成的重要物质,两者对思考和记忆都有好处。
错误观念二:吃了鱼、肉才算补
家长认为,考试紧张,脑力消耗大,营养一定要跟上,让大鱼大肉“唱主角”。其实,并非顿顿大鱼大肉的高考餐才算补,素菜可以有效补充一些微量元素。高考膳食要讲究营养均衡,适当补充鱼虾类水产品,搭配豆制品和蔬菜。荤素搭配要合理,口味最好清淡一点。如果每天以大鱼大肉为主,孩子肠胃不适应,反而容易导致腹泻等现象。
此外,还有的家长总担心孩子吃不饱影响考试,其实吃得太饱反而不是好事。吃得太饱,会加重肠胃负担,食物在肠胃中消化需要大量血液,脑内血液供氧减少,会导致大脑迟钝,甚至让人昏昏欲睡。营养师提醒,要保证水果和蔬菜的新鲜,让孩子保持好胃口。睡觉前1小时最好不要喝汤,因为喝了汤睡觉,肠胃正在消化,不容易入睡,还可能带来夜尿增多,影响睡眠质量。如果孩子食欲差,进食则更宜清淡、细软、易消化,如小米粥,粟米羹等作为主食,鸡蛋羹或碎肉碎菜作为副食,再加上紫菜蛋花汤等补充营养。
错误观念三:“营养补充剂”要跟上
高考前,除了食补,一些家长每天还为孩子准备营养品。喝鸡精、早晚各一支舒脑液等,有的家长甚至带孩子去医院打蛋白针。其实,考前临时进补并不妥。营养就和知识一样,要靠平时的积累,等到考前才盲目进补,可能会起反作用。况且,并非所有的考生都适合“享用补品”,保健品也要因人而异、适不适合的问题。如果不吸收、不适应的话,还会导致腹泻、过敏、上火等症状。如果家长确实想给孩子吃一些补脑方面的保健食品或者药品,一定要注意“度”的问题,不要滥用,不要贪多求全,要适可而止。
高考饮食注意事项
对于考生们“超负荷”运转的大脑,最需要补充哪些营养?又该怎样补才最合理、最有助于吸收呢?对此,专家表示,考生的饮食安排,应遵循“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原则,并且注意不要过多改变饮食习惯、不要乱用补药等。
一,要保证大脑的血糖的供应。血糖是大脑的直接能量来源,是保持大脑兴奋度的重要物质。因此,主食的摄入必不可少,每天要给孩子吃够主食,且主食中应该有一定量的粗粮,但甜食不宜过多食用。
二,要保证蛋白质摄入量充足。蛋白质是一切细胞的基础,其中的谷氨酸还能起到活跃脑细胞的作用。瘦肉、蛋类、乳类、豆制品、鱼等食物中均含有大量蛋白质。
三,要多吃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供给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又能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
四,临考期间可适当多吃些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核桃、瓜子仁、松子仁、花生米等,适量的脂肪能帮助大脑提高记忆力。
五,三餐之间的安排要不同对待。早餐要吃好,早餐时可以以碳水化合物的主食为主,直接给大脑提供营养;午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要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素,应该多补充一些优质蛋白质;到了晚饭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清淡的饮食,并且还要有优质蛋白,有利于晚上的睡眠。
六,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加餐。毕竟考生备考消耗比较大,因此可根据需要适当加餐,但也要注意营养均衡,可适当侧重牛奶、鸡蛋等,补充优质蛋白。
七,注重饮食卫生。目前天气已经比较热了,食物容易变质腐败,因此考生饮食一定要注意卫生安全,尽量不吃剩饭菜;另外像冷饮等生冷饮食最好也不要吃,以免导致腹痛、腹泻等不适。
标签: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