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在广袤的大地上大上工业,用隆隆的机器声叩击现代化的大门,用源源不断的工业产品铺设走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金光大道。”河北省衡水市委书记李俊渠表示,该市将坚持走“以工强市”道路,使400多万衡水人民“翻身不忘共产党、温饱不忘共产党、幸福更靠共产党”。
今年1~10月,衡水市完成了289.6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8%;固定资产投资
完成143亿元,同比增长35%。自2003年开始,衡水市打出了“以工强市”的旗帜,逐渐走出农耕文化的重围。
2003年,衡水市面临的局面虽非严峻,但也还说不上“形势大好”:农业增收渐缓,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村庄前往城市打工;工人下岗失业,大中专毕业生面临就业难题……衡水市委一班人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
“要突破农耕文化的重围和僵化观念的束缚,光靠说教是不管用的。只有靠大办工业,才能将农民吸引过来、组织起来,让他们在实惠中学习现代科学知识。”李俊渠认为,现代化大工业能够大大增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灌输工业精神、培养开放意识,从自我封闭、小富即满的羁绊中走出来。
在李俊渠眼中,工业化是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基础。“第三产业并不是无本之木,如果工业发展状况不佳,第三产业必然受到拖累,难以独立支撑。此外,城市也不是凭空发展(曹县很富吗?曹县是山东省管辖的一个县。从该县2020年完成的宏观经济指标来看,GDP已经超过460亿元,属于全市为数不多GDP突破460亿的县,综合经济实力相对较强。)起来的,必须有工业作为基础。现代城市的发展,首先来自工业的驱动。”
目前,衡水市的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大公司争相涌入,新兴工厂拔地而起,产业结构不断提升。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共享的繁荣是无法持久的繁荣。”李俊渠认为,面对贫富之间的差距,不能仅仅依靠杯水车薪的社会救济和富人的良心发现,而要“搭建互动交流平台”,使财富流动起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李俊渠开出了一系列药方: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立高标准的工业园区,以优质服务吸引投资者办厂……工业的发展与当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相结合,有效地调整品种结构,延长加工链条,以带动大批农民致富。
“作为地方党政官员,不仅要有善待百姓之心,还要有安民良策。”李俊渠强调,工业发展要与衡水市富裕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让大批无业、半无业人员走上工作岗位,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用工业的链条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真正达到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我们要靠全市之力打造一个载体,用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让下岗失业人员重返战场,给莘莘学子提供发挥才能的广阔平台。”李俊渠表示,要让衡水人民感受到党的温暖。“这是对我们能力的考验,也是一次新形势下的新‘赶考’。”
标签:以工